第三卷 笔刀春秋 第二百三十章 定国四要素

    第三卷 笔刀春秋 第二百三十章 定国四要素 (第2/3页)

地这么清楚。”

    “这有什么,多看下史书,再结合下现实,自然就知晓了。”曹奕摆摆手说道,只是没有把潜台词“无它,唯聪慧尔”给说出来。

    “好,那为师再考考你,大理国和南汉同样地处南疆,而且位置都差不太多,为何却一个得以保全,一个却被我朝给灭掉了呢?”

    曹奕听了吕老的问题后紧皱双眉,一直在脑海中想着后世对于这两个国家的评论,在后世的各大论坛中,确实有有人会就这个问题进行提问,所以曹奕多少会记得一点,此时正在脑海中整理这方面的一些记忆,落在吕老眼中,则是此时他正在思考怎么回答,不过有一点倒是事实,那就是正在组织语言,看怎么说罢了。

    “我想大理国和南汉国国运不同,应该主要是四个方面吧?”

    “哦?哪四个方面?”吕老看着曹奕淡笑道。

    “人心、地势、交通和国君。”曹奕脸上露出一副你考不倒我的笑意。

    “恩,继续说。”吕老也是一副愿闻其详的神情。

    “先说人心,在凝聚人心上面,大理国比南汉国做的更好……虽然这两个政权都是由唐人后裔所建,官职称呼什么都是效仿唐制,但是在选才用人方面还是差别蛮大的。”

    “大理国是乐于用各种手段团结境内族人,在建国初期,大理王慷慨赐官,并让权族世袭,而且被赐官的人多为各族掌权者,这样一来基本就是举族归顺,而且世袭的人也不会中断而心生意见,整个大理的官僚阶层就会非常平稳和安定,虽然这样会造成士族把权,但是在平定东部糜乃祸乱时候还是有益的,而且这样还能有助于齐心协力对抗外敌。”

    “至于南汉国,虽然在选官上面,似乎看上去更好一点,开科考,仿唐制,设明经、进士两科,当时是希望能真正拉拢寒士的,这样做并无可厚非,但是等寒士真正成长起来到可以影响国运的时间太长了,在战乱纷飞的时代并不合适……最关键的是,开科考试这件事情,在南汉国那里完全变了味,人和人才想要被南汉国君所用,都要先阉割了之后再用,这就不是选拔人才,而是选拔有才能的太监了……况且对于我们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核心思想,南汉国君这么做,本身就是昏庸无比的国策,所以南汉被灭国前早就已经是士人离心,人力不聚的局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