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道术 (二合一章)

    第784章 道术 (二合一章) (第2/3页)

 洪辟点燃一根对寻常人来说千金难买的宝贵檀香。

    青烟袅袅,凝而不散,如螺旋状缓缓盘旋而上,渐渐扩散。

    一股淡淡的奇香便弥漫在石洞之中。

    洪辟才慢慢回想着道经中记载的种种法门。

    “宝塔观想法,白云观想法,祖师观想法,甘露观想法……”

    这部道经总纲天下修道之术,自然不止记载的一种法门。

    其中的种种观想法门,就是修筑神魂的根基之法。

    一般人别说修炼,一开始便要在这许多法门之中迷惑,不知该如何选择,前瞻后顾,先就埋下了祸根。

    这又是道经中暗藏的一处陷阱。

    洪辟有着前世智慧真性,却是短短片刻之间,就将这种种繁杂的法门归纳理清。

    观想法门虽繁杂,却能尽归于三种法。

    一为外景,二为内景,三为秘景。

    所谓外景,便是天地宇宙,乾坤万物,或日月星辰,或草木竹石,或走兽飞禽,山川河岳,先贤先圣,一切种种外物在之象,都囊括其中。

    如道经中的宝塔观想法、白云观想法,皆属此类。

    前者以神念观想己身拾级而上,登临高塔,于塔顶之际,天地辽阔,两脚发虚,鼓足勇毅之气,一跃而起,神魂便破顶而出。

    此法是道经这宫,最简单,最基础的一门法门,却也是最安全的一门。

    外景之中,还有一种法门较特殊。

    乃是回溯时间,逆流而上,观想过去之自己,也是一种外景法。

    道经中有一种玄婴观想法,便是观想记忆中最幼时的自己。

    人之初生,最为纯净。

    能观想得越早,神魂就越发容易凝炼。

    若能若想出初生之婴,便能将神魂凝炼成一尊玄婴,有种种神妙,端的是神奇无比。

    外景为人身之外,而内景,自然是人身之内的景象了。

    五脏六腑,皮肉骨血,都属此列。

    如道经中的甘露观想法。

    便是观想意念如神光,下照两肾,肾中充满黑水。

    再往深处,便是观想肾中黑水汇聚后腰命门,导入肝脏,此时黑水变为青色,似大河之中的清水。

    再以神意导青水入心,凝炼成赤色之气,绽放红光,于体内遍照。

    此后再引导赤气红光,再经周身穴窍,经脾脏又渐变金黄之光,于肺脏之中,提炼为纯白之气,白气再化作甘露,便算功成。

    此甘露有种种神妙,能滋润神魂,反哺肉身。

    还有秘景便较为特殊。

    大多是以先贤先圣为观想之相。

    也有一些乃各门各派之中秘传的观想法。

    如其先祖祖师,或某种圣物、图腾。

    此等法门,非得是门中师徒相承,手把手地传授不可,所以以“秘”称之。

    无论是外景内景,抑或是秘景,都不是随随便便瞎想就叫观想。

    每一种观想之相,都有相应的法门。

    这部道经也不愧称为道经,想是编纂此经的,都是道门中人,内中记载,尽是玄门道法。

    洪辟倒没有什么崇佛鄙道的观念,本尊虽得的是佛门传承,却也是涉猎万法,更已修成道门元神。

    只要能为其开辟大道提供资粮积累,无论佛道,抑或是百家之法,都是良法。

    但他毕竟最擅长的还是佛门之法,更有佛门无上传承,却也没有必要舍长而取短。

    所以,这道经中所载法门虽繁,对洪辟来说,却尽都不足取。

    那部《弥陀经》中,也有一尊弥陀佛的观想之相。

    观想此佛,可将神魂修成过去永恒,万劫不坏的弥陀金身。

    洪辟也是不取。

    他要的,是铸下不朽的根基,开辟前古无人的大道。

    前人之道,可法而不可效。

    在袅袅青烟之中,洪辟在意识之中勾勒出了一个虚影。

    一个只有着隐隐约约的人形轮廓的虚影。

    人形虚影一出,洪辟念头一动。

    一点金光自人形轮廓眉心印堂之中现出。

    金光虽微弱,却如同一**日。

    这只有黑暗的识海之中,被这一点金色大日点亮,破开了无边黑暗。

    金光一现,又有一团玄黑的氤氲之气,自人影腰腹两肾所在位置滚滚涌出。

    玄黑氤氲之气涌动,渐渐凝实,化为一团黑水。

    黑水一现,本是虚幻只是轮廓的人影腰腹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的血管脉络。

    一丝丝,一缕缕,一寸寸,纠缠交错,竟慢慢织成人身五脏的两颗肾脏。

    肾脏成形,黑水顺着不断生长的脉络溢出,所过之处,可见道道血管、经络不断成形。

    黑水颜色渐变,终成如大河般的青色流水,汩汩涌入人形上胸,便有肝脏成形。

    青水再变,赤红芒光大盛,照出一颗心脏,如鼓跳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