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足鼎立

    第二十一章 三足鼎立 (第3/3页)

仪命潘常侍带着鱼符出宫宣召。

    杨夫人一听宣召,大喜过望,高高兴兴地和武顺一起进宫了!

    两人看到巍峨高耸的玄武门十分惊叹,看到宫里环境优雅、鸟语花香,心情愉悦,看到金碧辉煌的承香殿更是羡慕不已。

    武昭仪抱着阿娘痛哭,又与阿姐武顺拥抱,久别重逢,自然是纸短情长,寒暄良久。

    杨夫人虽然七十三岁了,但身板仍然很硬朗,眼不花耳不聋,走路生风,只是头发稍白。

    武顺三十岁,仍然貌美如花,肤如少女,白皙而富有弹性,并不见一丝皱纹,是名副其实的美少妇。

    通过交谈得知,武顺嫁给越王府功曹贺兰安石,育有一儿一女,不过贺兰安石已经去世了,武顺守寡了。

    妹妹武玲在阿武入宫后第二年嫁给郭孝慎,但夫妻二人在前些年已经相继去世了。

    长广公主和杨师道夫妇也在贞观末年相继去世了,好在公主夫妇帮助杨夫人在长安里坊购置了一套院落,杨夫人和武顺母子住在一起。

    武昭仪叫武顺下次入宫把儿子贺兰敏之和女儿贺兰敏月也带来玩儿,武顺高兴地答应了。

    武昭仪用山珍海味款待阿娘阿姐,武顺见阿妹的吃穿住用样样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不禁有些嫉妒。

    武顺埋怨杨夫人说:“当初干嘛不让我先入宫?如果我先入宫,早就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了!也不至于年轻守寡。”

    杨夫人不高兴地说:“当初贺兰安石不是你看中的吗?你别看这宫廷外表光鲜,其实里面斗争非常激烈的,也不想想阿妹是奋斗了十五年才修成正果。幸亏遇到了雉奴,在太宗宫里还不是被打入冷宫、默默无闻!”

    武昭仪笑说:“不要吵了,提起这事呀,我倒是想起来了,当初如果我不赌一把,违背娘的意思入宫,那么现在的结果也许会和阿姐、阿妹一样,不是早寡,就是早卒,哪有今日的富贵荣华呢?冥冥中自有天意呀!”

    次日,武顺把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都带入宫中玩。

    李治也到承香殿来。杨夫人和武顺见天子下拜,李治急忙说:“阿娘、阿姐,咱们一家人就不必多礼了!”杨夫人看着皇帝女婿,越看越爱。

    武顺见皇帝妹夫身材修长、相貌英俊、谈吐流利、态度温柔,顿生爱慕之意,心中暗想:阿妹的福气可真是太好了!万里挑一的男人,举世瞩目的天子竟然让她占有了,真令人羡慕啊!

    李治看着武昭仪一家人,笑说:“武家人个个都是一表人材呀,朕好喜欢!” 又问敏之和敏月的年纪,说:“敏之和李忠差不多大,以后就到东宫陪李忠读书吧;敏月和义阳公主同龄,以后多和公主一起学习吧。”

    李治赏赐给武昭仪一家很多金银首饰和各色财宝,十分大方,毫不吝啬。

    杨夫人和武顺高兴得要死,一个劲地称谢,围着武昭仪不停地拍马屁。看着武昭仪那得瑟劲儿,姐姐武顺心里苦啊,五味杂陈。

    武昭仪也学着李治的慷慨大方,将金银绸缎分赐给潘常侍、阿红、阿紫以及服务承香殿的宫女宦官们,提高她们的收入水平和满意度、获得感。

    百福殿和大吉殿的宫女宦官们虽然地位高一点,但所得赏赐非常少,满意度、获得感都非常低,因而都非常羡慕在承香殿当差的人。

    新来的宫女宦官打听消息后,也都对承香殿悠然神往。

    承香殿的内给使小猴子和百福殿的苏常侍是老乡,苏常侍得知小猴子的收入后痛心疾首,说:“真是TM无语了,杂家堂堂五品的常侍,竟然比不上一个无品级的内给使,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球!”

    永徽三年七月二日,李治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大酺三日。以于志宁兼太子少师,张行成兼少傅,高季辅兼少保,宇文节兼太子詹事。

    当时天气炎热,桃子成熟,宫廷举办仙桃大会,以庆祝李忠为太子。

    武昭仪率领才人、宝林、御女、采女等女官提着紫竹果蓝前往禁苑桃园采摘各色桃子,有十色桃、锦纹桃、胭脂桃、乌蜜桃、昆仑桃等品种。

    采摘回来后清洗干净,一部分放在松棚果罩、龙凤果盘里,一部分送到尚膳厨、尚食厨、光禄寺去削皮、切片、雕花,做成各色美食。

    武昭仪吩咐内侍省内给事、内谒者等出外宣传,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和外命妇入宫参会,品尝仙桃,共同享受丰收的喜悦。

    在武昭仪的组织调度下,仙桃大会圆满成功,王皇后很高兴,在李治面前表扬了武昭仪,说她掌教九御四德,率领下属赞导皇后礼仪,十分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