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外戚诫和姓氏录

    第三十章 外戚诫和姓氏录 (第2/3页)

汉、东汉窦宪专权、邓骘干政、阎显干政等故事,再在许敬宗、李义府的帮助下写出长文《外戚诫》,于九月十二日献给朝廷。

    李治亲自为《外戚诫》作序,对武后的自我革命精神表示赞扬,将《外戚诫》颁发给各外戚家族学习并遵照执行。

    《外戚诫》用前朝外戚干政造成的祸患故事来规劝告诫皇后自己的亲戚要吸取教训、遵纪守法、低调做人,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同时,《外戚诫》还起到了旁敲侧击、指桑骂槐,警告太尉派的作用,因为太尉派也是外戚集团的代表。

    《外戚诫》颁布后,关于武后的流言蜚语渐渐平息,人们继续观察武后的下一步行动,看她到底是妖媚惑主还是助宣王化呢?

    武顺一家也认真学习了《外戚诫》,但武顺对政治毫无兴趣,只想跟李治玩暧昧,所以根本不存在干政的问题。

    自从丈夫贺兰安石死后,武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年复一年漫漫长夜如何度过?突然有一天因为妹妹的关系而进入皇宫,遇到了比她年少的九五至尊李治,怎能不怦然心动、春心复燃?

    在王、萧的威胁下,在阿武生育的空档期,武顺芳心暗许,和李治发生了关系,并成功吸引住李治,不让他投入敌人的怀抱。

    这段时间是武顺人生最满足的时期,然而随着阿武荣升为皇后,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阿武成为后宫之主,实行全面从严治宫,李治一举一动都被女史记录下来,受到武后的监视,李治不能随便临幸后宫女官、宫女,还被告知要远离武顺,断绝和武顺的关系。

    因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共事一夫的历史被后世诟病,武后不能继续模仿下去,李治虽然恋恋不舍,但也无法驳斥,只好默许武后的做法。

    于是武后乘韩国夫人出宫的机会,派符宝郎收回了她的金鱼袋,并命令左右监门卫,没有她的宣召不准韩国夫人入宫。

    韩国夫人对此十分不满,她认为自己对武后没有威胁,能够增强武家对李治的吸引力,避免其他宫女意外受宠,而所求只是能够入宫赴宴而已。

    韩国夫人向代国夫人诉苦,表达自己对妹妹的不满,请代国夫人劝说武后准许她入宫,哪怕不和李治见面都可以。代国夫人转达了她的意见,但遭到武后的回绝。

    十一月五日,武后的儿子李显出生了,对外说是第三子,没有请韩国夫人入宫照料,而是事先物色了一位年青奶多的女子吕翔英充当李显的乳娘。

    韩国夫人非常失望,但好在女儿贺兰敏月还可以出入皇宫,于是通过女儿打听皇宫见闻消息,作为生活乐趣。

    到年底,武后坐完月子,身体已经恢复正常。一天傍晚,帝后到城楼上散步,顺便看望一下将士。

    登上玄武门,环视四周,极目远望,风景如画。

    北边有西内苑和禁苑,苑内有宫殿院坊、亭台桥榭,大片的果园和花园星罗棋布、浓郁馨香。渠水潺潺,溪泉汩汩,鸟兽虫鱼嬉戏其间,虽至隆冬仍然生机盎然。

    南边可以俯视整个皇宫,巍峨的两仪门、太极门、承天门屹立在南北中轴上,在夕阳余辉的照耀下,甚至可以隐约看到皇城的朱雀门。

    李治笑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武后接道:“陛下据北而立,面南而治,抚育万邦而有之,紫微垣拱卫天中,众星环绕,蛮区夷落,罪无逃罚,辇毂五辂,臣民拥戴!”

    帝后携行,忽见一将伏地拜道:“末将薛仁贵拜见陛下、娘娘!”

    李治请他平身,说:“薛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今晚请众将士到武德殿赴宴,朕要慰劳你们。”薛仁贵称谢起身而立。

    武后见角楼下有一群士兵在练箭,对薛仁贵说:“听说将军勇冠三军,古代擅长射箭者能一箭射穿七层铠甲,将军能射穿几层呢?”

    薛仁贵取过硬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