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王勃献颂

    第四十章 王勃献颂 (第2/3页)

了!”

    众人都啧啧称奇,成为王勃的粉丝。

    一个月后,李治和武后起驾前往洛阳,准备东岳封禅,文武百官扈从前往,长安一下空旷了许多。

    王勃继续在家里刻苦研读各种经书典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王勃就是乐在读书当中的那个人,深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悠游书海之中,乐此不疲!

    过了些天,从洛阳传回消息,司农少卿田仁汪主持的东都乾元殿和则天门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尚未完全建成,帝后乘坐的銮舆在洛阳西苑合璧宫暂时驻扎。

    洛阳西苑方圆几百里,苑内挖有大湖凝碧池,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山上建有道真观、集灵台和总仙宫,从谷水引龙鳞渠入凝碧池。除了合璧宫外,还有望春宫、明德宫等大型建筑群,也是一处神仙居所!

    王勃听说雄伟的乾元殿即将建成,而皇帝将在此殿布政施德,号令天下,心情澎湃不已,顿时在大脑里进行了三维扫描,参照蓬莱宫含元殿的样子扫出了乾元殿雄伟身姿!

    王勃告诉阿耶和二兄,他想写一篇颂文,以歌颂伟大的大唐、伟大的皇帝陛下,歌颂贤淑的皇后和仁德的太子!

    王勮说:“修一座宫殿就要写一篇颂文,以后够你写的了!再说写颂文,说得直白点,就是向权贵拍一记响亮的马屁,有什么值得写的呢?”

    王福畤却说:“我赞同王勃,因为大唐皇帝确实有值得称颂之处,不说高祖创业,太宗武除祸乱、文致太平之功,就说当今皇帝陛下,勤政务本,兢兢业业,自即位以来,天天按时上朝,连续八年从不间断,最后搞得朝臣都受不了了!这难道不值得赞颂吗?”

    王勮语塞。王勃说:“我大唐鸡浑指极,树神宰而制山河;鹤谶裁仪,辟太虚而有天地。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气征祥,鸣凤呈真王之表。怎么能不大书特书,尽情歌颂呢?”

    “好词呀!”窗外传来一声赞美,王氏父子回头一望,原来是杜展来了。王福畤笑道:“杜少府怎么有空来此呀?”

    杜展拱手道:“王叔,今日来京办事,先到贵府歇歇脚呀!不想一来就听到勃君的妙文,真是妙不可言呀!哈哈。”

    王勃说:“我想写篇颂文,展君见笑了!请坐。”杜展坐下说:“勃君的骈俪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宏逸绝尘,非俗流所及呀!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杜某佩服至极!”

    王勮说:“贤弟既然这么厉害,何不现场表演,一挥而就,让我们欣赏一篇惊世骇俗的颂文呀?来,我来替你磨墨!”

    王勃忙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拿过徽墨条,往一方很大的歙砚里倒入一杯水,然后开始磨墨。

    只见他边磨边构思,磨好的墨水倒入旁边的墨桶里,慢慢磨了两升墨水。这时到了吃饭时间,掌厨已经做好了饭菜,王福畤招呼众人吃饭。

    杜展和王勃对饮浮蚁绿酒,没有吃饭只吃菜,两人喝了一坛酒。王勮催问王勃什么时候写颂文,王勃酒酣耳热,笑而不答。

    酒席散后,王勃倒在榻上,拉过被子盖在脸上睡觉。杜展出去办完公事回来,见王勃还在睡觉,也不打扰,只在一旁陪王勮看书。

    过了一会,王勃睡醒了,在一张长长的案几上摆开宣纸卷轴,从笔搁上拿起紫毫笔,在歙砚里蘸上墨,提笔开写了!

    王勮和杜展悄悄站到他身后,看他怎么写。只见他用潇洒的行楷从右到左一路书来,竟然不改一字,不徐不疾,还带着音乐节奏感。

    开头是: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帝之庭;鳌纪下清,珍野辟黄灵之馆。

    中间是:皇帝陛下椒庭袭庆,曜萼于霞庄;兰殿分休,湛珠衡于月馆。

    送给皇后的话是:皇后星浔纵淑,曳珠绂於铜皋。

    又说:皇太子承云紫座,翊八柱于干维;湛粹青衢,揖三枢于地户。

    最后献颂曰:珠泥畅绩,银绳郁契。鹤岭云明,龙坛景惠。道超中古,功推下济。惟帝惟天,惟天惟帝。

    王福畤过来一看,惊得坚起了大拇指。杜展也惊道:“勃君妙笔生花,写这么长的文章竟然不要草稿纸,难道是在肚腹中打草稿吗?”

    王勮对他的弟弟彻底服了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