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后汉书注

    第五十六章 后汉书注 (第2/3页)

后于南宫云台。郎中谢弼上封事给灵帝说:“窦太后援立陛下您这个明君,而您却让她幽居空宫,如有疾病驾崩,陛下有什么面目以见天下?”

    这只是太后当权失败的一个例子,外戚身陷囹圄的情况还有很多,一旦天下失御,就象翻车一样,一辆接着一辆。因为利益的缘故,外戚们都愿意飞蛾赴火,自取灭亡,最终导致国运交替,帝位倾覆!

    李贤看后,如获至宝,夸奖了张大安,将《皇后本纪》精心编撰成书,准备献给天皇御览,以逼退天后。

    《皇后本纪》中记载的和熹皇后邓绥治理天下很不错,安民有功,天后奉她为楷模。邓绥入宫时,身材修长,姿颜姝丽,左右惊为天人!

    她当太后,临朝称制终身,号令自出,非常勤政务本。每次听说发生饥荒,她都要自责减膳,半夜起床处理政务,达旦不寐,以救灾厄,所以国家虽然出现了十年的水旱灾害以及四夷外侵,但都被邓绥平定下来,百姓重新丰衣足食!

    即使是邓绥这样难得的太后楷模,也受到后世道德人士的指责,说她不能学周公还政成王,使嗣主侧目,敛衽于虚器。而且邓绥驾崩后,她的哥大将军邓骘和太尉杨震等都被宦官谮杀了。

    李贤的结论是:无论如何,天皇都不应将权柄交给天后,太后当权不可能完美无缺,都会留下各种后遗症。

    李贤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和叔叔曹王李明和七伯蒋王李恽有来往,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都对文化艺术有兴趣,都对太后当权表示不满。

    但这两位王爷在外面的名声都不太好。李明的母亲就是巢刺王李元吉的妻子杨妃,杨妃被李世民收纳后生子李明,李明被过继给李元吉为后嗣。

    李明出任刺史时,不爱遵守国家法律规章,任性而为,受到长史孔祯的劝谏,而他很不耐烦。平时没事就在书房练习飞白体书法,翻看古籍,能为《后汉书》注释提供一些资料。

    蒋王李恽便是和滕王李元婴一起被天皇赏赐麻绳来穿铜钱的那位王爷,他贪婪成性,实封八百户还不够,喜欢横征暴敛,治下百姓愁苦不堪。他的好处是有钱,能够为李贤提供一些经费。

    天后自从代理政事后,注意培养耳目,监控朝廷各级官员的动静,东宫的一举一动自然也逃不过她的千里眼。

    天后密切注视着李贤的动静,发现李贤在注释《后汉书》的过程中,言论有些激进,有逼自己退居后宫的意图,便利用以前掌握的黑材料,指示有司弹劾慈州刺史、杞王李上金有罪。

    李上金因此解官,于澧州安置。李上金是天皇第三子,宫女杨氏所生,是李贤的三哥。三哥被贬,李贤能不警惕并反省吗?

    天后这样做的意思是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借贬李上金一事给了李贤一个下马威,让李贤知道她的厉害。

    李贤有些害怕,便想撂挑子不干了,对天皇说了些想逊位的话。天皇为他打气加油,劝他不要顾虑。

    重阳节前,按天皇的安排,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中书令郝处俊并兼太子宾客,以宰相身份兼职东宫,辅导太子李贤。

    这是原来辅佐李弘的一套班底,现在都给了李贤,显示了天皇巩固李贤太子地位的决心,打消了李贤的顾虑。

    第二年春天,大地脱下了白色的棉袄,换上了绿色的新装,小草和树枝都长出了嫩芽,鸳鸯戏水,蝴蝶双飞,各色鸟儿叫闹枝头!

    天皇和天后在杏园中欣赏着满园春色,忽然收到陈州刺史的奏报,说是有几万只鸟儿跟从一只美丽的凤凰自东往西飞过,前后翔从,行列整齐,五颜六色分为十几群!当地人都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奇观,真是我大唐祥瑞。

    天皇十分高兴,天后说:“这种奇观不就是有凤来仪吗?恭喜九郎,九郎治下国阜民安,请改年号为仪凤如何?”天皇点头赞许。

    天后又说:“九郎可曾记得,东岳封禅前,曾答应要遍封五岳,如今离东岳封禅已经过去了十年。时不我待,趁天赐吉祥,赶紧封禅中岳吧!”

    天皇笑道:“好啊,娘子的每一条建议都很好,都符合天地神明的意思,我岂能不从?呵呵。”于是下诏准备封禅中岳。

    不料到了闰三月,吐蕃侵犯鄯州、廓州、河州和芳州,天皇命令右监门中郎将令狐智通征兵抵御吐蕃,又下诏停封中岳。

    这段时间,李贤和东宫学士们都在抓紧时间注释《后汉书》。崇贤馆学士许叔牙和周宝宁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