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喜剧市场(2/4)

     第二百零二章 喜剧市场(2/4) (第2/3页)

    “《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泰囧》这样没有审美价值与艺术含量的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票房越高,问题越大,这样的电影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毫无意义,反倒会起到负面作用!”

    恨不能自己掌握封杀大权,然后将《泰囧》封杀而后快!

    其实,这帮人都是吸附在电影产业链的利益相关者。

    为什么一旦有什么现象级电影出炉,就会有一堆专家站出来挑刺?

    你真以为他是为了中国电影好?

    不过是博一把关注度,赚点润笔费罢了!

    ……

    徐争忙着跑路演宣传,肯定没空回答这些网上的质疑,最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两句:千万不要拿我的影片和冯导的影片比,《1942》是一部有思想的电影,在冯导面前,我还是个比较新的导演,是个小学生,冯导的《1942》耗时18年,非常了不起。

    或者自谦的说两句‘票房好并不代表什么,不要用票房来衡量一切,有很多伟大的电影票房都不太好。’

    吕潇然作为制片方发了篇长微博:

    《泰囧》只是一部喜剧,喜剧的目的就是让人笑!

    为什么我会投资做《泰囧》?

    因为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喜剧!

    我的第一部电影叫《疯狂的石头》,一直以来,我们对喜剧都很关注,橙子的前几部电影,《夜店》、《人在囧途》都是低成本喜剧…

    我们始终坚信,无论市场怎么变,高质量的喜剧肯定有它的一席之地!

    即便是被很多人称作最成熟的北美市场,喜剧电影的票房也占到了四分之一…

    很多人说《泰囧》配不上现在的票房,那是因为你们真的不了解电影市场!

    首先,票房高的电影≠高艺术价值的电影;

    高艺术价值的电影≠人们喜爱的电影。

    有一个词“曲高和寡”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泰囧》不是一部艺术价值非常高的电影,但它绝对是市场经济中的好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