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忆起来的历史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忆起来的历史 (第2/3页)

么能给外人?”虽说白部与大歆历来是友好兄弟之邦,然而整个国家人民辛辛苦苦充盈的国库,不该随随便便便给外人才是,且白部每次朝贡,大歆都会回给白部更多的银钱珍宝,这已然是足够了。

    “这事儿啊,还是先帝时期定下的规矩。只是从前那时候,白部每次跟来的人都很少,故此先帝肃宗下令,凡是白部子民入京城随白部君王朝贡,可免费住店吃食。所有银钱,都等到白部人走后同一由国库补贴。只是……”汪老太太长长一叹,“只是那时候,白部来的人不多,大歆尚且能负担的起。再者,先帝雷霆手段,哪个官员又敢贪了百姓的钱财?如今……”

    汪老太太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然而却是和说了没什么两样。和从前对比,白部入宫规模更大,入京城的白部之人更多。且皇帝本人展现给民众与群臣的则是温和模样,偏生的皇帝又极其信任王真这个内监,如此则是导致官员们依附于王真弄权,官员们少有管顾百姓死活,只顾着自己藏匿银子。

    如此下来,白部之人白吃白住,所承担的却是百姓,只怕是苦不堪言。

    “还真是白部,白吃白喝。”颖姝感叹道。

    “这世道,看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内里头,瞧着还不如先帝那些时候太平,表面上富贵罢了。”汪老太太感叹道,“也不知道,纯禧贵妃在地下,知道她的儿子成了这样,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颖姝突然觉得很是惭愧,自从自己来到了古代,一直享受着古代大家小姐奶奶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好像没做什么事情就成功跻身于这个世界的上层社会,掌握着财富,社交圈也都是非富即贵。她一直觉着,眼前的大歆该是繁华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经济强盛,该是人人向往的天朝上国,处处都该彰显着大国的风华。然而这一刻才发觉,自己眼中所观望到的,其实只是表面的大歆,只是少数人的大歆。

    真正的大歆,或许在街边百姓身上,才能窥见一二。

    自己好像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底层的百姓。

    “什么时候,苦的都是百姓罢了。”汪老太太摇着扇子,“这些年,瞧着白部更是嚣张了。”

    “那……陛下不知道?”

    “谁知道呢?”汪老太太想了想,又看着颖姝:“这些事情,你心中明白就好。别让任何人知道,连沈斌都不要告诉,除非沈斌主动这般跟你说,不然你自己不要说。”

    颖姝有些迷迷糊糊的,汪老太太则又是一句:“人啊,日子虽是自己的。可眼里也得有旁人的日子,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珍惜自己现有的。”

    颖姝很是郑重地起身福了一福,“祖母说的,孙女明白了。”

    “明白就好。”汪老太太点点头,“祖母也是希望你能过的更好些。你出了嫁,不在我身边,事事,总怕是要靠着你自己了。”

    颖姝自然感动,便是又像是个小松鼠般依偎在汪老太太身边,贪恋着她敬爱的祖母给予自己的温暖与依靠。

    “祖母,倒是不知,大娘子去了何处?可在府里?”

    “她今日去了铖王府,自从你大姐姐怀孕,她就恨不得住在铖王府里头。尤其是这些日子铖王去了昌兰。”

    颖姝笑了笑:“可不是?大娘子还差人给我送信,教我看着铖王殿下,不要教殿下在昌兰沾花惹草的。”

    汪老太太也被逗笑了,“你这大娘子啊,大事明白,偏偏这种事情糊涂。铖王殿下若是瞧上了谁,岂是她能管的住的?”

    “可不是。”颖姝给汪老太太摇着扇子,“说起来大娘子也是忙碌,又要筹备湛湛的婚事,又要关心大姐姐的身子,怕是一个人要当两个人使唤了。对了,可定了什么日子?”

    汪老太太想着:“总得等到白部走了罢。如今白部在,总不好筹划。”

    颖姝算了算,“说起来,那还有一个月才成呢!”

    说起白部,颖姝便是又不觉想起了皇帝与俊夏王子微服出巡之事,她思量半晌,还是问了问汪老太太,“祖母,陛下……和俊夏王子,看着倒是亲热。”

    汪老太太点点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回来的路上,去了茶楼,看着陛下与俊夏王子微服在门口排队。我这才好奇。”

    汪老太太很着急:“你请陛下进去了?”

    “没有。若是别陛下发现了,我怕陛下怪罪。反正陛下自己要排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