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处可依

    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处可依 (第2/3页)

回答,并无惋惜之意,田信都不心疼,大家也没心疼的必要。

    见陆议平整了土地,两个人拿起石锥夯实这一层黄土,轮到陆议挑起扁担,虞翻提着铁耜歇息。

    作为一起倒霉的乡党,现在又都顶着虞夏族裔的身份,彼此有太多共同话题和底线、追求。

    陆议说:“南中不稳,诸葛孔明有意亲征南中。此事宜早不宜迟,若是中原决战大胜,或许还能再拖两年。若决战不顺,我军荆州兵马要休养,益州之军正好出兵南中,即为练兵,也为解决南中骄横不法之豪族。”

    “诸葛孔明有意使我率宗族出镇南中,我虑南中险恶,故再三请辞。”

    陆议拖家带口二百多人,算上部曲足有三千多人,这么强大一股力量坐镇南中,足以威慑南中的豪强。

    南中蛮夷始终没什么想法,蛮夷是真的很好治理。

    最难应付的是扎根南中的汉豪强,这些家伙沾染蛮性,又极为贪婪,几乎见缝插针。

    不给机会还好,给了机会肯定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

    又或者像现在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可这样的话,就无法从南中地区征发兵役、税租,还要留一支规模不下的军队监督南中,预防南中豪强发动内部兼并战争。

    问题又很明确,现在打南中的话,是亏本的。

    南中的税租,养不活一支三千人规模的郡兵;可扫平南中,最少需要三万大军。

    以南中险恶的道路环境来说,三万大军能作战的锋锐部队也就三五千,其他都是沿途驻扎、运输军粮的。

    用兵规模越大,粮食支出越大……也就越亏。

    南中地区的帐不好算,除非以绝对优势慑服当地豪强,可这些人啸聚山林,称宗做祖逍遥惯了,祖祖辈辈就没跪着吃饭的习惯,一个个骨头很硬。

    哪怕请南中的豪强出来做官,这些大爷也是不屑于的,出来做官就要受法律监督,要劳神于案牍之间,要应酬交际,弄不好还要掉脑袋。

    所以荆州人退让,让出一些固定官位给南中豪强,这些人兴趣乏乏。

    不肯交税,不愿服兵役,又不愿意出来做官……又是典型的群山恶水易守难攻,诸葛亮是真的为难,找不到解决的切入点。

    偏偏汉末以来,南中地区也发展迅速,各家豪强都已成长到临界点。

    稍微有点雄心壮志的,都想统一南中,做个南蛮王。

    汉豪强想做蛮王……不奇怪。

    如果益州不留一支机动兵力,南中地区可定会自乱,自己厮杀角逐出一个血淋淋的蛮王。

    虞翻就带着十一个儿子出逃,人少好吃饭;可陆议宗族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