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

    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 (第2/3页)

宛口,吴军也敢淮水泛舟。

    弄到现在中原易帜,真的想不明白中原局势怎么步步败坏到这一步的。

    所以军队不能撤,一旦后撤,势必自下而上,自内而亡崩解,平白便宜汉军。

    曹真又看帷幕外缓缓卷动的雾气:“仲达与汉军夜战一场所获颇丰,晨雾若凝而不散,我军可有机会突破滍水?”

    突破滍水不难,汉军没有兵力维持完整的滍水防线。

    他的意思是问雾气散尽前能否突破滍水防线,将张飞、虞翻两支守桥汉军分割、包围。

    七八倍的军力优势,只要突破防线,全军突进,足以一边分割、围攻这两座营,其他军队向叶县、刘备大营发动冲击、袭扰。

    整个宛口战场彼此交错、混在一起,只要击破刘备、关羽、张飞任何一个人,那魏军士气将得到巨额的恢复,和提升。

    曹真所问,司马懿不由想到那晚夜袭吴懿,脸上的表情更严肃了。

    汉军士气太高了,吴懿战死后,硬是反扑夺走吴懿尸首。

    不过夜色、雾气都有遮蔽效果,己方数路出击,某一路遭受重创,短时间内也不会影响其他几支军队的进攻秩序。

    “大司马,我军鼎盛,破滍水易,难在昆阳、叶县。”

    司马懿言辞恳切,不做保留:“强渡滍水后,我军无处立营,若不能破汉军枢要,则有覆亡之险。”

    “是呀,如今之计唯有破釜沉舟。”

    曹真询问:“我欲倾力以赴不留退路,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是全面负责御史台工作的御史中丞,上司王朗就是个摆设,又是督军,各军的监军多归司马懿节制。

    这么大,又如此决然的攻势,必须得到司马懿首肯,曹真才能发动。

    至于请示曹丕……已经来不及了。

    汉军太过险恶,偏偏在这个关键节骨眼围杀张辽,做好渡河强攻的魏军已经没了退路。

    要么攻破汉军防线,要么一溃再溃,军心战意彻底被汉军打崩。

    这是破釜沉舟的一战,不存在预备队。

    强渡滍水发动进攻,全军出动携带进攻器械,为了保证攻击效率,一切能调动的军力都会投入,不能蓄力留预备队。

    这种争分夺秒的时刻里,压阵的预备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