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学校

    第三百八十五章 学校 (第2/3页)

关羽、诸葛亮做好相关准备,抓住一缕机会,自能解决掉对方。

    最终的胜利已经明显倾向于汉,现在魏军、吴军之所以坚持,有的是垂死挣扎,有的是拖一个机会。

    而这个机会?

    一个刘封意外战死,另一个刘封骑马时意外摔死可好?

    田信思绪清白明了,什么都想的很透,抱起眼前木盒转手递给庞宏:“巨师兄为其寻一灵秀之地安葬了吧。”

    庞宏端走转身交给属吏,这种事情用不着他亲自去办,最多下葬时露个面。

    典满面色沉静,始终没多少波澜,毫不意外田信的言论、举动。

    这时候田信落座,翻阅典满带来的北方情报,南匈奴覆灭一事就跟江东士族一样,被吴军、魏军吃了补血。

    虽然都冒险成功,可也要付出代价。

    孙权在士族眼中已然信用破产,关东士族虽然讨厌自己不留余地,可绝对厌恨、恐惧孙权。

    不止孙权,东吴后来掌权者也将继承孙权的负面形象,为士族所唾弃。

    魏军也是如此,一口吞掉内附的南匈奴五部固然痛快,仿佛建立了比卫青、霍去病、窦宪还要高隆的功勋,实际上会引发诸羌、鲜卑、内附乌桓部族的恐惧和抵触。

    这种回血手段只有一次,现在魏军还维持强势能压制乌桓,等再遭遇一场大败,乌桓部族绝对会主动脱离魏军,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乌桓日益强盛,而他们的敌人鲜卑在檀石槐死亡后已然崩裂,陷入内战,如今勉强形成中部慕容鲜卑,东部宇文、段部鲜卑。

    乌桓各部谋求合并统一,好集中力量去对付正在壮大的段部、宇文部鲜卑;可这是魏国严格禁止的,乌桓各部不管是在内兼并壮大,还是向外拓展,都将遭受魏国边军的压制,为此爆发战争实属正常。

    只有打疼乌桓,让他们意识到兼并、扩大是一种不划算、自讨麻烦的事情,才算养熟。

    可已经被两汉打疼、养熟的南匈奴被魏国说吞就吞了,乌桓人会怎么想?

    仰慕归化,精神上的魏国人恐怕会生活的很艰难,以至于渐渐断绝,使乌桓失去归化、依附中原王朝的倾向。

    反正边防问题是今后十年外的问题,多思无用,目前最重要的是抓住曹丕递来的绳子,用蜀锦、茶粉交易马匹。

    涉及到大宗蜀锦贸易,肯定瞒不过诸葛亮的眼睛,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