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

    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 (第2/3页)

角色。

    李严及身后的田信可以放开手脚去争,不怕事态扩大,有关羽做缓冲,再不行还有刘备最终裁决。

    马良呢?

    田信敢上奏力挺李严,诸葛亮会这样力挺马良?

    诸葛瑾反复思索,恐怕不会,自己的弟弟还不会为了一个尚书令的位置使刘备为难。

    可这是一个机会,激化汉帝国内部矛盾的机会。

    对此诸葛瑾庆幸不已,还好来江都的是自己,若来一个人,乘机乱说话,企图煽风点火……以关羽的性格,极有可能抓起来吊在江都城门。

    就在诸葛瑾关注此事分析汉帝国高层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动时,马良自前线返回江都,来官舍见诸葛瑾。

    马良只是单纯来拜谒、问候自己大哥的大哥,并讨论学问上的事情。

    习祯、徐庶陆续返回鹿门山,鹿门山兴盛在即,谁来当山长是一个令荆湘益三州士民感兴趣的问题。

    鹿门山如果算是产业的话,自有继承人在。

    诸葛瑾略疑惑,询问:“庞山民何在?”

    庞山民继承权第一,庞林排序第二,庞宏排在第三,算上庞飞燕的话,她能是第四。

    “为燕王殿下所留。”

    马良笑容略勉强,大概跟刘封留任庞山民做王傅时庞山民的笑容一样。

    庞山民途径兖州时被刘封扣留,庞林是豫州牧驻屯汝南,庞宏资历不足又留在田信身边担任主簿,庞飞燕的话……怎么可能?

    徐庶是鹿门山出来的,而习祯呢?

    习祯不是,习祯是家学出身,来鹿门山的原因无非是庞、习两家的交情、亲缘深厚,来帮庞家守护这份产业。

    守住了,鹿门山就是庞家世世代代的产业;守不住,今后鹿门山的山长则从鹿门山门人中推选德高望重的。

    有点类似子孙庙、十方丛林的区别。

    与这个鹿门山产业比起来,现在马良、李严相争的尚书令算什么?

    什么都算不上,甚至缺乏长远意义。

    庞家如果守住鹿门山,那足以发展成荆湘千年世家;今后一代代的鹿门山门人,自会照拂庞氏家族。

    诸葛瑾自己都有些意动,厌倦了江东纷扰,转投刘备又跟自己理念违背。

    如果退一步,找一个清净地方讲学,为诸葛家族建立长远根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也让人愉悦的事情。

    可想到孙权可怜巴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