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 (第3/3页)

避汉军抄掠带来的损失。

    首轮贸易的准备金,凑一凑还是能凑出来的。

    “且先应答此事。”

    孙权颇有底气嘱咐,刘纂躬身应下,知道具体府库的刘纂提议:“至尊,浮屠道多有信众投献财产之事,何不赐予民爵,以示荣宠?”

    宫城之外,潘濬骑马而行,路边正有浮屠道法师在诵经祈福,有一人以杨柳枝沾水,往跪拜的信众头顶轻轻挥洒。

    对此潘濬不由嘴角抽了抽,杨柳枝熬煮的汤水,已经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麦城之战后,田信在麦城就首次大规模熬煮杨柳枝;自己坠水,也被灌服柳枝水。

    浮屠道本身就有武僧这个概念,现在企图兼并瘟神道……武僧团队更显得专业。

    几个边缘护持场地维护秩序的武僧膀大腰圆,目送甲兵团团围住的潘濬离去。

    若是其他人敢在法场边骑乘而过,必教他知道什么叫法海无边,回头是岸。

    潘濬拐过街口,又见滕家仆僮在门前蒸煮斋饭,为往来的浮屠道僧众、信众提供饭食。

    这批僧众头皮青白,几个人还不适应不时抬手刨动头皮,显然是新剃度的,坐无坐像,用餐时左右张望宛若猿人,简直连卒痞都不如。

    又过一座桥后,潘濬与诸葛瑾相遇,远远就见这对父子相隔七八步,谁都不搭理谁。

    彼此护卫甲兵去一侧僚舍休息,潘濬与诸葛瑾拱手见礼,口称一声左将军。

    诸葛瑾回礼更为庄重,面有忧虑:“都督,浮屠道终究是外蕃小道,今举国推崇,建业内外处处修寺聚众,恐生变化。”

    只是去了一趟荆州,多呆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江东变化之大,简直跟变了个国家一样。

    没人敢议论浮屠道优劣,更没人敢劝谏……现在只要是个人,敢把自己头发剃光光,就能狐假虎威拉扯一帮信众,去强迫更多的人成为信众。

    仿佛念一声阿弥陀佛,彼此就成了浮屠道道友,然后你的就是我的,不分彼此。

    诸葛瑾说完这些话,随后他就失望了,本以为能仗义直言的潘濬此刻仿佛没听到一样,对他的话不做反应。

    似乎,潘濬真的没听清楚自己刚才说过什么。

    或许……自己患得患失有了幻觉……自己刚才到底说了没有?

    诸葛瑾一张脸松垮垮,不由吊的更长,显得暮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