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铁山

    第四百三十四章 铁山 (第2/3页)

文化,又难查清楚背景。

    这几年的战争烈度太大了,处处都有人员流动,人口迁徙中有折损很正常,这种原因折损的人口就是极好的借口。

    你无法判断投奔者的亲属究竟是被扣做人质,还是真的病亡夭折在迁徙路上。

    不可能没有间谍,吕定的意思是派重量级人物压船,即便有间谍鼓动扣船,也没几个人敢动手。

    扣船前,再大的冲突当面解决,也就没了;就怕扣船,船扣下后,就上升到大将军府、北府之间的地位高低问题。

    吕定颇有见地:“魏有河西之大胜,今提兵向东欲袭燕王之后,恐我出兵救援,自会命奸造乱,使我分心不能出兵;孙权得利于汉口,骄横之气一时无两,恐会行挑拨之事,以使我内耗。”

    “嗯,此事待我上奏殿下。”

    张温直接答应,递出令符、文书,又对吕定说:“丹阳邑近来上报,说淯阳矿石品质不大如前。且去淯阳查清状况,若淯阳不给明确回复,今后断绝淯水贸易。”

    淯水贸易是一个三角贸易,参与者是麦城的织机,织机的主人是关姬;第二方是丹阳邑的匠铺,主人是田信;第三方成分复杂,既有南阳司金中郎将,也有张飞麾下开矿的军士。

    若不是给张飞面子,北府自能召集、组织荆蛮去开矿。

    矿山在南阳郡,南阳郡守徐祚组织山民开矿,让山民脱贫……这有什么错?

    己方握着织机、匠坊,还有许多外围富裕的人力……怎可能让人在原料上卡住喉咙?

    吕定不由想到族弟那张可能会变白的脸,也不问去哪里找替代的矿石,上前接住通行令符和文书,拱手:“喏。”

    他反应的事情,转了一圈又经张温之口陈述到关姬耳朵里。

    这里的会议规模已从最初的陆议、张温、典满三人扩增到十二三人;就连待在南阳办公的徐祚也派出自己的长史常驻邓城,代表他旁听会议……仿佛一个小朝廷。

    这也没办法,遵循古制策立三恪,那就绕不过封建制、集权制的争斗。

    按着古制,三恪家族本身就是个小朝廷,自有僚属、臣工,君臣关上门议事,区别于汉朝廷,岂不是个小朝廷?

    这里是小朝廷,征北幕府是个小朝廷……各郡守征辟僚属,关上门开会,就是个小小朝廷。

    没什么好意外的,关姬只是拿回她邓国公主的封建主权力,顺带帮丈夫、儿子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