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

    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 (第2/3页)

    郭女王眉梢舒展,暗暗松一口气:“陛下,此事由臣妾安排?”

    “嗯,待路面干燥后,就遣人送她去。”

    曹丕目光远眺,神色释然之余,依旧有些落寞:“是我无能,护不住家室安全。阿绫此去,也不失为退路。只是元仲要争这帝位,就随他心意。”

    自己投降,肯定不会有体面下场,还会连累子孙;若是二代皇帝投降,那对方也好处理,没必要赶尽杀绝。

    见郭女王垂眉顺耳不言语,曹丕也不以为意,依旧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空虚、乏力。

    只有虚弱的时候,才能冷静思考彼此强弱,思考退路,思考未来。

    心中多少有那么一丝丝的庆幸,好在是孙权先完。

    宁肯死战到底,全家殉国,也不能投降孙权。

    这个人已经疯了,毫无底线,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的安全感。

    还是汉军好,始终有个底线在,跟汉军做敌手,心里也安宁,不怕汉军捣鼓什么无底线的阴谋。

    郭女王见曹丕闭目静思,也就起身辞别,不再打扰曹丕休息。

    待她走后,曹丕忍不住长叹一声,想起于禁的活人剑法,面有悔色。

    仰躺在抬舆里,他稍稍抬头就能看到明媚阳光洒下,落在自己腿部,头顶的黄伞盖不时调整,总能为自己遮住脸,不使曝晒。

    汉是什么?

    魏又是什么?

    前前后后杀了那么多人,也有更多的人为之争杀赴死,这大汉是谁的?大魏又是谁的?

    身体的无力感时刻提醒、宣告自身的脆弱,所以大魏不是自己的,自己带不走,也不能为自己延年益寿。大魏是所有官吏、世家的大魏;汉也是同理,不是刘备一人的大汉。

    桓帝、灵帝以来的两次党锢,耗尽了天下人最后的耐心,没人愿意重复外戚、宦官之间的斗争。每次斗争,流血最多的是底层的士人,国家不见好转,轮流上台执政的外戚、宦官都是一路货色,无益于国民。

    正是对大汉失去了耐心和容忍,才有群雄俱起,都想自己来主导国家的命运,摆脱外戚、宦官争杀不止的血腥循环。

    这才有了大魏,也有了刘备的大汉。

    也只是因为刘备姓刘,所以南边那个叫做大汉,而非大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