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养

    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养 (第2/3页)

落百八十户人口,三分之二、更多的人口离散、迁走;剩下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人口只要站稳脚,就是这个村落今后的主人、主要族群。

    如果响应、顺从官府的迁移,被集中到一起管理;那么官府给多少田地,那就是多少田地,不利于今后发展。

    何况,百姓也不一定喜欢扩大农业生产……只要自家不饿死,百姓对多余的增产并无太大的兴趣,也缺乏积极性。

    哪怕农业减产,饱受战争折磨的百姓也可以接受,无非就食于野罢了。

    辛辛苦苦种地,农业增产,自己也拿不到多少好处;甚至农业增产,增加官府战争储备,反而会把更多农业人口推到战争的漩涡里。

    乱世中走来的军人有自己的生存观念;百姓更是在夹缝里生存,生存观念更是非常朴实:不饿死就行了。

    这些年高强度的战争折磨下,百姓宁愿采集、渔猎过日子,也不想耕种。

    耕种带来的收入,自己落不下多少,主要都被大魏朝廷征走,投入到战争里。

    汉朝廷任命官吏,乡社、亭里、县吏几乎还是本地老人,许多魏国基层小吏摇身一变,就成了汉朝廷的吏员。

    朝廷变来变去,负责征税、征役的还是那批人……面对这些人,百姓是真的抵触劳动。

    庞林是真的没办法,只能彻底放弃管理,所有人都投入生产中,再根据各县的产粮、生产效率进行官吏的晋升、调整。

    如今巡视郡县,只是为了揭举不法,打击征发百姓徭役,进行劳动的官吏。

    完全弃权,让百姓自己休养,等这口气缓过来,家里有了积蓄后,再征税、征发徭役,百姓才肯配合。

    不然,又会一哄而散,躲回荒野之地。

    荒野之中,你不是贼,躲的时间长了,也会做些贼人要做的事情。

    至四月下旬时,庞林将豫州郡县转了一圈,才返回治所汝南,向兖州牧马良、北府留守陆议、及朝廷书写公文,请调北府兵协助剿匪。

    豫州的盗匪来源众多,有溃逃的魏军发展来的,也有早年躲避徭役的百姓,也有这些年犯法的豪强带着部曲沦落成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