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

    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 (第2/3页)



    只要战术演练娴熟,大军在原野上厮杀,根据器械不同,哪怕不是同一支番号的骑兵,也能聚集形成配合,攻防兼备。

    这意味着汉骑战意不灭,马力、体力衰竭前,就可以始终配合作战。

    鲜于辅心中有了判断,侧头对军司马张特说:“武节骑士已然列阵,就等我军出击牵制北府敌阵骑兵。不可拖延,再投入两队,我要看看北府战法。”

    张特是涿郡西乡侯国人,当即传令,两个百人队一左一右缓缓出阵,渐渐加速进入场中厮杀;他们留出的阵脚空位,又被后方的百人队补上。

    大军决战,容不得一丝一缕的懈怠、动摇,就得这样前赴后继。

    要么击垮对方的战意,在追击中逐步蚕食;要么己方战意瓦解,在逃跑中被收割。

    追击败兵,踩溃兵,是扩大战果的最有效手段。

    而最血腥的战斗就是前锋战,每一个人都没有退路,哪怕跌落战马,一息尚存也要战斗。

    唯有尽可能的战斗,抱团才能活下去。

    否则,心存侥幸装死的话,会被两军骑士的铁蹄践踏成肉泥。

    北边,武节骑士阵地,统率武节骑士的是高阳乡侯、度辽将军、河东闻喜人毌(音贯,毌就是贯字的部首)丘兴。

    第一次河西之乱时,他与苏则俱为郡守,相互配合,加上郝昭、魏平等人率领的野战部队,成功瓦解西凉反魏势力。

    因为功勋卓著,金城郡守苏则被招入朝中担任侍中;武威郡守毌丘兴是次功,加封高阳乡侯。

    南匈奴俘虏改编的这支武节骑士本质上依旧保留着南匈奴风俗,最认可的将军号就三个: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

    北中郎将跟护匈奴中郎将是一个职务的两种称呼,就跟关中人推崇虎牙军番号一样,各地人民的风俗、历史渊源不同,对不同的将军号有不同看法。

    又比如益州地方特有的赤甲军,只要巴人还愿意服役免税,那赤甲军就始终存在于益州地方兵的编制里。

    毌丘兴调转马头观望南边四五里外的战斗,身侧军司马北地胡遵指着正东远处七八里处:“君侯!马孟起麾下左军转向,正朝我军开赴!”

    长期生活在雍州、凉州的毌丘兴、胡遵听多了马超的传奇故事,不管马超是死了还是活着,在流言传说里,马超就是传奇。

    见毌丘兴始终沉默,胡遵追问:“君侯,乌桓营已奉命进击,我军是否出击?”

    必须要冲开一条通道,或者也要搅乱正面的羌氐叛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