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诗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诗 (第3/3页)

字,还有四个标点符号。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曹丕喜笑颜开,借事喻事,以诗言志,这首诗一出,北府旧部自然知道今后的工作重心。

    大魏,已经不是北府的敌人了……消灭大魏,对现在的北府来说绝非好事。反倒是张飞,可能会疯了一样进攻河北,倒是一个麻烦。

    虽然田信这首诗很朴素,朴素的让他这个当皇帝的很不高兴……可比起其他更恶劣的结果,现在这点不高兴已算不得什么。

    乐滋滋揭起这页纸张放到一边,随即曹丕脸上笑容僵化,嘴半张着眼珠子左右转动,看第二首诗。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能的创作情景,以及田信当时破釜沉舟的心态,这让曹丕僵着的笑容缓缓融解,笑容更为灿烂。

    不出意外会有第三首诗,曹丕目光扫视:

    见杜子腾回乡有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曹丕默读觉得朗朗上口,越觉得这个叫杜子腾的人碍眼,平白玷污了一首好诗。

    随即收敛情绪,翻开田信的信:“吴质罪行,罄南山之竹也难尽书,已被缢杀正法,传首江都。余下阵殁魏军吏士,皆收敛下葬。我知河北、边塞今岁有旱,塞外胡虏必然来犯。也不来占你便宜,可遣重臣来长安商议。”

    “就议和一事,我有三事务必达成。”

    “一者,吴质罪我乡党深重,我欲拟丑为谥号。若遂我愿,就放王景兴归朝。”

    “二者,我曾与魏军吏士有约,欲放归两万河东、河北籍贯军士;其军吏不予放归,还请解送家眷使之团聚。”

    “三者,纳质子于我,魏军不犯潼关、西河、上郡之地,我不伤质子,以宗子相待。”

    末尾,田信又写道:“天下民力已然穷尽,亟需休养。河北之患在北,不在南。又闻诸胡有禁绝马匹流入塞内之盟约,你我可立君子协议,禁绝战马流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