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风口的姚氏

    第六百一十六章 风口的姚氏 (第2/3页)

军吏是军中教育一茬茬培养、提拔起来的,因此不缺合格的军吏;世袭武官制度能稳定提供合格的军吏,这个是未来三十年以后才要考虑的问题,现在还不需要依赖这个制度。

    许多历战老兵,体能、心态跟不上北府发展,倒是可以先转任工坊,先集中生活、工作几年,适应正常的生活后,再转任世袭的士家,充任地方的基层吏员。

    阿富心中诽谤不已,恨不得找到杨千万,狠狠质问为什么要在姓氏上耍花招。

    牛富多好听,硬是被杨千万砍掉了头,不能出头的牛,不就是午?

    这段时间里阿富没少听军吏的调侃,都估计是他得罪了杨千万,才让杨千万做了个小小手脚,用以报复。

    蓝田县的县尉也把话说的很明白,要么自己更改姓氏,做一个没有世职的总旗牛富,要么做一个北府功勋册有名的世袭中士百户午富。

    显然,午富是个精明的人,做总旗,就要划归某个百户管理,战时是上司,平时就是自己头顶的头人、小帅……到时候,日子更苦,出头更是没啥机会。

    世袭百户就不同了,起码自己死了,自己的弟弟、儿子、侄儿们还是能袭职的。

    就凭一个世袭职衔,田信就把关中诸胡的小帅、小酋长们收买了。

    在平乐观,午富先是跟随鹰扬左卫的军吏,将另一股凑为五十人规模的总旗中队纳入自己麾下。

    然后领着两名总旗换了北府拨发的灰绿色衣袍,更换后挂上番号臂章,就一起参加本卫会议,平面地图肯定看不懂,可粗制的沙盘地图一定能看懂。

    由鹰扬左卫安排午富百户队的驻屯位置,以及后续围猎时的进军路线、时间。整个参与围猎的二百个汉僮百户队都要参与这场围猎,只是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

    相互配合交替前进,驱赶、缩小狩猎区域,最后合围,完成围猎。

    而鹰扬左卫驻屯在骊山西南面的新蓝田县、杜陵;鹰扬右卫驻屯骊山北面的渭南、新丰,并负责潼关守御。

    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完成后,午富觉得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启发,也终于想明白当时魏军是怎么败的。

    就这种战前把作战任务安排到屯、队一级的组织结构……哪怕临阵主将、中高级军吏伤亡过半,其实也影响不到根本,因为中低级军吏知道作战任务是什么,不需要时刻听去中高级军吏的指挥。

    隐隐认识到组织力的可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