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驳封

    第六百三十二章 驳封 (第3/3页)

重要。

    “因故,大司马为公孙氏请封之事,恕我等不能通过。”

    黄权回答时头垂下,不与关羽对视,显然是拒绝继续讨论,坚定了这个态度。

    关羽沉吟,思索询问:“请封公爵确系大事,不该唐突贸然而行。那表封辽州牧、征夷大将军一事可有看法?”

    “回大将军,朝廷恩威难加辽东公孙氏分毫,公孙氏于朝廷又无寸功,若遣朝中栋梁持重金厚礼渡渤海敕封,我恐事变于彼,我悔之无用。”

    到目前为止,公孙氏还是曹魏的辽东郡守,实质控制辽东五郡,代表中枢向高句丽、朝鲜三韩收取税租。

    根据各方面推算,公孙氏最少能动员五万左右的军队,其中甲兵最少也在一万,是一股重要的牵制力量。

    可尚书台驳回了张飞的请封,张飞的请封和令公孙氏从属的策略已经过朝中公卿的朝议,按过去经验、程序来看,尚书台这里应该能顺利通过。

    何况,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都是会参加、旁听公卿朝议的,当时没有表达出异议,怎么事情到了尚书台,就给统统否决了?

    因此,问题没有出在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三人身上,应该出在别的地方。

    关羽大概明了,这是田信突然翻越武关道,出现在南阳,正向江都移动引发的失控。

    虽不在意料之中,但也不算太过意外。

    车内无第三人,关羽询问:“可是兵部尚书邓芝封驳,拒不签字?”

    “大将军,此系尚书台内事,焉能归责于一人?”

    黄权抬起头看关羽,神情真切:“大将军持国当稳,不做,自是无错。若因辽东之事引来朝野诽议,朝局岂不趋于被动?”

    “再者此一时彼一时,大司马表封辽东时,魏国正受粮荒,国势颓败人心离散。今魏国大破鲜卑,正是其士民欢欣鼓舞之际。休说区区公孙氏,就是我军,也要谨慎提防,不敢大意。”

    说着起身长拜:“还请大将军三思。”

    关羽只是静静看着黄权表态,这是在教自己怎么执宰朝纲?

    闷闷吐出一个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