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云六镇

    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云六镇 (第2/3页)

杀出一个走得通的路。

    这些年的战争已经证明原来的路走不通,魏军的人海战术在汉中时吃瘪,险些被刘备追击、歼灭;襄樊决战也是如此,在各军开拔还没有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关羽逆势进击,将曹仁打的措手不及。

    后来襄阳决战时,曹仁麾下精锐交由牛金统率去冲击夏侯兰所部,这里没能突破,于是各线魏军就不行了,接连溃走。

    等后来于禁、庞德驰援的许都中军、关陇援军被水淹后,整体局势就彻底崩了;若不是曹仁死守樊城争取了宝贵的半个月时间,等来了孙权请降、淮南二十六军后撤到豫州,否则那当时就全局崩解了。

    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外军缺乏作战的士气。

    不止是屯田制范围下的外军,就连一些中军也有类似的问题。不过中军的士家聚集生活在都城区域,家庭财产、成员人身权利受到基本的保护,所以中军的战斗力相对高一些。

    而外军的战斗力,真的不能指望。

    很多时候,不是将领缺乏勇气,而是真的不敢去打。

    特别是面对斩将夺旗的田信时,任何一个主将被杀,其麾下吏士失去约束,会迅速瓦解、奔逃;甚至发展到最后,已经到了将领无法约束、驱使、率领吏士去跟田信对垒的地步。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这就是魏军的致命要害,当无法以军队规模恐吓对方时,当无法使用汉朝廷名义联合军阀部队作战时,仅靠各个精锐部队去打……夏侯渊、曹仁就是榜样。

    后来的曹真、夏侯尚也都是例子,整个魏军绝大多数军队的基层吏士没有作战的热情,持抵触、敷衍态度。

    如果把汉军封锁在益州,那依靠庞大的体量和最强的人口繁衍基数,可以不断的容错,能把老一辈汉军骨干耗死;至于吴军……魏军从未正眼看过这些鼠辈。

    可惜,决定天下命运的襄樊决战里,汉军横扫魏吴二军。

    再然后,骄横大意的魏军忽视了内部的问题,继续跟北伐的汉军硬碰硬,碰来碰去都给碰碎了。

    这些年以来,即便魏国君臣有心改革弊端,可每年不是打仗,就在为打仗做准备。

    到目前,已经具有改革的外部环境,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