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

    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 (第2/3页)

兵的婚姻压力。

    在清算过程中,还要对‘解放自由’的小姐姐进行初步的集中教育、培训;还要分类,将河东郡守赵俨当年拆散的那一万多有夫之妇找出来,等光复河东,就使她们能夫妻团圆。

    她们是战乱时期的受害者,没必要强迫她们到关中,再伤害府兵的感情。

    天下终究会稳定下来,没有战争、生存压力的干扰,这些可怜女人必然会思念家乡、亲人。

    给夏侯氏三姐妹一百个名额去救她们熟悉的闺蜜、故交,应该是够了。

    反正她们的女婢,早晚还是要嫁给自己的宿卫亲兵,肉烂在自家锅里,不算多大的事情。

    府兵体系中,军士的婚姻问题好解决,只要女方身体健康,年龄相差不大,就能配对,凑合着过日子。

    相对麻烦的是有文化、有前景,有自己追求的军吏,这些人是实打实的高素质人才;对国家组织来说,他们工作能力很重要,他们生育能力也很重要。

    他们形成的家庭,养出优秀人才的概率更高一点;可因为各种原因迟迟不结婚……这就有点过分了。

    这次接收雒阳,马超清算雒阳魏军体系内的百官、士族豪强,可以清算出来数千,甚至过万的有文化女眷。

    这些女子,绝对能解决府兵军吏的婚姻问题。

    只是在配对之前,还要把她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最少半年军事化教育,以方便成婚后夫妻感情磨合。

    这个工作,交给关姬来做就能很好完成。

    对于统率军队,关姬一向很有兴趣……现在有规模数千,甚至过万的女兵,足够她发挥。

    反正上林苑很宽敞,也有现成的空闲军营,足够她去折腾。

    就雒阳地区魏军上层高素质女眷一事……能解决北府军吏的婚姻问题,也能解决汉军军吏的婚姻问题。

    军吏跟普通军士不同,因种种奇怪的鄙视链一环套一环,手里握着刀剑的军吏决定着许多人的生死存亡,可偏偏是不受欢迎的婚姻对象。

    除了军吏精神饱受战争摧折,与常人略有不同外,军吏还有集体生活的浓厚痕迹,喜欢服从自己的女子,又期望对方有文化。

    可有文化的女子最少也是出身寒门,家中父兄本就有不待见军吏的风俗,而更不愿意女儿、妹妹委屈服从于军吏。

    军吏,是粗鄙、贱业的代称。

    这是汉末就有、渐渐兴起的看法,哪怕乱世相互争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