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转变

    第八百三十二章 转变 (第3/3页)

,加上打了败仗两重因素,导致了马良的死亡。

    北府还出兵救援、接应马良,马良死后朝廷处置家属时,用特殊手段进行回护……北府也没指责、追问什么,这就是最大的恩惠,如同活命。

    北府若继续追究,马良妻儿绝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待遇。

    最起码,也会流放到岭南。

    以马良的家室、情操,妻子自然是通情达理,识时务的。

    这桩婚事,她很是迫切,并委婉规劝马谡,开解马谡,不要再盲目扩大仇恨。

    诸葛亮静静等待马谡的回答,他不喜欢强迫别人。

    这不是要劝马谡放下仇恨,而是要让马谡自己想明白,去拥抱明天。

    一边是侄女的终身大事,也是家族能否在新朝站稳跟脚的长远大事;另一边是复仇。

    自己与北府,究竟有没有仇?

    马谡细细沉思,反复思索;找不到田信羞辱他,或欺负马良的记忆。

    哪怕田信造谣,说他兄弟极有可能是兵主不喜之人……可这只是造谣,反正听着也不是指鹿为马的胡话,算不得羞辱,隐隐有规劝自己兄弟的用意。

    自己与北府有仇?

    真的没仇,顶多政见不合;政见不合的主要因素,还不是因为丞相和兄长?

    马谡只觉得心中空荡荡,又有些人之本性的庆幸。

    何止是士民不想内战,作为先帝老臣的自己,也是不愿意打内战的。

    皇帝那个位置,跟自家又没关系,自家也没想过。

    只是想跟着丞相,建立一个利于天下士庶的太平盛世,不负人生。

    平心而论,皇帝的确有些糊涂,有些不靠谱的感觉,让人没人安全感。

    除了那些四处游走,煽风点火,巴不得天下大乱的赌徒外,没人喜欢跟着皇帝去跟北府打仗。

    马谡脸色没什么变化,只是有些羞赧,愧疚:“丞相,下官并无异议。只恨一事,不能为先帝尽节。”

    诸葛亮见状露笑,又敛笑:“幼节能想通,我也就无忧了。安国有君子之风,不会辜负季常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