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秦赵争雄

    第64章 秦赵争雄 (第2/3页)

还让尉缭享受同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很谦卑。

    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赏识之初曾经认定秦王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秦王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秦王为他安排的住处。

    所以尉缭虽然被秦王嬴政封为国尉,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实权。

    在过去,无论是吕不韦的人或宗室大臣担任国尉时,都和统军将领有深厚渊源,很容易发生嫪毐似的谋反事件。但秦王如今任用与秦国各方势力毫无关系的尉缭此人担任帅职就不会有此顾忌,毕竟尉缭在秦国毫无根基。这样秦王赢政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将国尉变成秦王最称职的幕僚!

    “高,实在是高!不动声色间,一举严掌全国的军权,秦王嬴政果然是高人!”蒙毅心中暗暗钦佩!

    “既然如此,寡人决定派遣王翦进攻赵国重镇阏与。”秦王嬴政立刻作出了决定。

    战国时期的阏与,隶属上党郡,初期为韩地,后属赵国,今山西和顺县,是秦国向东进攻赵国国都邯郸的屏障。其实48年前,秦国和赵国就因为上党郡大打一场,就在阏与这个战略要地,秦国还输过一场战争。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军救援、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结局:秦国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赵国完胜。

    但因为北方强赵的存在,使秦国对兼并韩、魏两国有所顾忌,遂寻机打击赵国。

    公元前273年,秦国攻取赵国3座城池后,赵国派公子赵部去秦国做人质,并与秦国签订以焦、魏、牛狐等地交换3城的协议。后来秦国又反悔。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赵国不履行协义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赵阏与。赵惠文王急召名将廉颇、乐乘等,询问是否可救。两人均认为阏与距邯郸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唯赵奢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救援阏与。阏与之战中,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赵奢侦知秦军这一部署,从邯郸出发才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的姿态。赵奢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秦军一部进屯武安(今河北武安市境内)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斩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驻屯28天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唯保邯郸假象。秦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并放归秦营,以麻痹秦军。秦间谍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胡阳大喜,认为阏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