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吴道子

    第二十三章 吴道子 (第2/3页)

房乱转,不是找死也是找死吗。少年如此身手,捏死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吴道长,请为在下解惑!”林一的目光中带着冷意,吓的吴道子又是一哆嗦,他暗自叫苦。

    吴道子本意戏弄这个乡下小子一番,再将其逐走了事。可是,任他舌绽莲花,口若悬河,总要屈服在钢刀与铁拳之下,这便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自己作茧自缚啊!

    罢了!罢了!自己还带着个孩子,可不敢再惹这少年气恼了!鸠占鹊巢的事情,还是让人心里头发虚啊!这也非是据理力争,便好得逞的。见势不妙,见风使舵,这也是吴道子保命的不二手段。他全无方才的虚张声势,忙前走几步,神色谦卑的弯腰施礼道:“在下该死,几月前听闻此处青云道长已仙逝数年,玄元观已空无一人。我父子俩沦落街头,没了去处,便来此处寻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却无意冒犯小道长。请小道长大人大量,放过我父子,我父子这就离去。”

    说完,吴道子面带萧瑟茫然之意,对林一拱了拱手,轻叹了口气,拉过那小孩,转身就欲离去。

    林一闻言无语,他默默看着这对父子。那叫天福的孩子不住回头,眼中带有不舍与落寞,让人见了心生不忍。

    “慢!”林一脱口说道。

    吴道子忙回转身,面带惊惶之色,不安问道:“不知道长还有何事?”

    林一看了一眼那孩子,轻声道:“这孩子是你儿子?”

    吴道子面带窘色,苦笑一声,说道:“唉!这是我亲生儿子,今年十岁,名叫天福。”

    他看了一眼独自沉思的少年,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我观小道长应为避世高人,该不会与我父子一般见识吧!还请放过我父子二人,在下感激不尽!”吴道子说完,又深深弯下了腰。

    “我答应不会为难你父子二人,只是尚有一丝不解之处,不知可否为我说的详细一些?”

    林一看着二人说道。

    吴道子虽一副猥琐奸猾模样,可对待自己儿子却真情流露。而那孩子眉清目秀,与其父长的毫无相似之处,或许是儿随母像吧。可这道士怎么还能娶妻?林一心有恻隐,却依然要问个明白。

    吴道子苦笑一声,说道:“既然道长询问,在下只好详细道来。也罢,命亦如此!”他拱拱手,接着说道:“我原名吴道清,幼年入蒙,弱冠之后,勤耕苦读,也有了读书人的身份。不料于访友途中被山贼劫上了山去,为保性命,只好苟全。而在下家境清寒,病妻幼子苦守。

    好在几年前山寨被破,在下侥幸留得性命逃了出去,而病妻已去,只留下我这苦命的孩子。街坊邻里传言在下曾为山匪,致使众叛亲离。我父子二人只好沦落他乡,途中巧遇读书时的同门。我这同门为县衙书办,求他为在下谋个营生。无奈,在下从匪几年,无人敢留,只好求他为在下办了道士度牒,也好携子乞讨过活。我父子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听闻这玄元观没落且无人照看,故此这般……”

    原来这道士就是黑风寨上的吴先生,为人颇有机智,被山寨掠上山去,为了求活,只能做了山寨的军师。待太平镖局破了山寨后,他终于逃回家去,可夫人已然病逝,只留下一子。

    吴道清虽相貌猥琐,却以读书人的身份讨了个漂亮而贤惠的夫人。无奈,家遭巨变,此女带着儿子孤苦无依,也算是薄命之人。

    吴道清在山上几年落得个从匪的名声,家里呆不下去,只好带着七八岁的孩子四处流浪。几月前来到这玄元观,父子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