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伴读之邀(上)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015章 伴读之邀(上) (第1/3页)

    高拱推门而入时,高务实已经起身,规规矩矩行了一礼:“三伯。”

    “嗯,在读什么书?”高拱说着,自己在主座上坐了,又一摆手:“坐下说吧。”

    高务实于是坐了,答道:“在读丘文庄公的《大学衍义补》。”

    高拱稍稍蹙眉,道:“我知你已能背诵《大学》,但眼下你仍应着力于《章句》(注:指朱熹《大学章句》),其余《衍义》也好,《衍义补》也罢,待来日再去细读不迟。”

    高务实恭顺点头,语气很老实,但话却颇为自负:“今日原定背诵《章句》右传之六、七二章,但此二章篇幅颇短,因此连第八章也一并背了。此后侄儿见尚有闲暇,左右也是无事,这才又读了读《衍义补》。”

    “哦?”高拱面带欣喜,但转念又道:“那我便考你几句,我起头,你背下句。”

    高务实毫无惧色:“请三伯起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高务实立刻接口:“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高拱又问:“程子作何解?”

    高务实答道:“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

    “朱子作何释?”

    高务实答道:“忿,弗粉反。懥,敕值反。好、乐,并去声。忿懥,怒也。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后世中国的教育方式受到西方教育方式的影响极重,基本上是以鼓励式教育为主,也就是但凡孩子表现得稍微好一点,就充分表扬、鼓励,因为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将来多半乐观自信,斗志昂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