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察风波(卌四)落寞(为盟主定庸加更第一章)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卌四)落寞(为盟主定庸加更第一章) (第2/3页)

如同僚好友一时没能领悟皇帝的动机,此时你很难忍住不指点他一二。因此这么一来,一传二二传三,到了最后大伙儿都明白过来,原来当前的形式都不过是皇上在操弄。

    到底是御极十五载的九五至尊,不是当初懵懵懂懂的小皇帝了。虽说用丁亥京察转移正国本的视线多半是出自高务实的手笔,但现在高务实自己还陷在“南北之争”中出不来,皇帝便已经用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态度引导事态发展,可见今上真的长大了。

    不过大伙儿转头一想,似乎又不由得心生疑虑:高务实作为提出这一手策略之人,真的是陷在里头出不来了么?似乎也不太合理。

    既然聪明人能想到这一点,聪明如申时行、王锡爵,显然也早已明悟过来。

    就在皇帝口谕下达的当天晚上,王锡爵便悄然造访了申大学士府拜访申元辅。

    申时行似乎这几日精神不佳,与王锡爵见面的时候,家中仆人端上来的是两杯参茶,浓郁的参香让人一闻就清醒了不少。

    王锡爵却忍不住苦笑,有些歉然地道:“让元辅操心了,锡爵甚是不安。”

    申时行的眼泡略微有些浮肿,看起来状态的确萎靡,但他的态度依然如故,平静地摆了摆手,摇头道:“身在直庐,哪有一日不操心的,高求真早年有句话说得挺好,‘既有地位尊崇,莫嫌责任重大’。我为首辅,天下之事皆要审视,即便没有今次之事,也清闲不到哪去。”

    王锡爵诧异道:“高求真还说过这么一句话?他地位显隆也是漠南之战以后的事,但……”

    “这话不是近来说的,很早以前便说了,当时皇上御极未久,圣学繁多,每每天不亮便要开始晨客。那一日正巧是我督学,圣上怕是还有些许起床气,对我和侍君伴读的高求真说‘世人都说做皇帝好,谁知做皇帝连何时起床都做不得主!’”

    王锡爵面色一僵,心道:这起床气可不小,而且这话叫臣子如何作答?

    申时行也顿了一顿,苦笑道:“不瞒元驭兄,当时我也有些发愣,不知该是训诫好,还是劝谏好。倒是高求真,虽然当时只有十一二岁,且每日比圣上还要早起一个时辰左右才能赶到宫中伴读,却毫无怨言,立刻肃然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王锡爵悚然动容,严肃地道:“多闻此子早慧,却未曾料到竟能早慧至此。他若是近年说出这些话,我倒也还能理解,可他十一二岁便有这般领悟,这……就有些过于惊人了。”

    “时人总将他与杨升庵做比较,甚至高文正当年也曾为此自得,以为侄儿能与杨升庵相提并论乃是莫大荣耀。殊不知我早已知晓,高求真比杨升庵厉害何啻十倍!

    杨升庵之早慧不过文才了得,高求真却何止于文才?此子除了不能阵前斗将,几乎无所不通,智计百出、心思深沉,垂髫之年便玩弄冯保等人于股掌之中。这般人物,却总为自诩聪明者所轻,其败岂能无因?”

    申时行说到这里,忍不住长叹一声:“他若真是我门下弟子,那该有多好。”

    王锡爵默然片刻,忽然醒悟申时行这话除了字面上的意思之外,还有点醒自己之意,想是担心自己也轻视了高务实。

    他连忙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锡爵此次回京,对高求真的重视也有不够,以至于如今陷入两难之境。元辅今日之警示正如当头棒喝,锡爵必当谨记。”

    “元驭兄,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样的话了。”申时行微微摇头,端起参茶饮下一大口,又道:“高求真便有天纵之才,如今也是你我对手,我说这些话也不是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我与他毕竟打交道更多一些,有些了解也属应当,非是怪你什么,你不要误会。”

    “锡爵岂敢。”王锡爵忙拱了拱手,道:“今日外头有不少人论及皇上下午那道口谕,说是……”

    “这些说法我已知晓。”申时行摆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