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带路党计划

    第173章 带路党计划 (第2/3页)

人往一千多万日本人里一扔,可真是水花都见不着。

    这种情况下,高务实要是打算自己统治日本,可能比满清入中原的情况还要糟糕。当然,日本有其特殊体制,也许从天皇家里可以想想办法,但那都是没影子的事,现在高务实懒得多想。

    高务实之前没打算过早干涉日本的原因,还有一条则是丰臣秀吉死后,日本会有进一步的内战,即所谓西军、东军之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原合战。

    关原合战是日本庆长五年九月十五日(月21日)发生于美浓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而广义上的关原合战包括丰臣秀吉死后的一系列战役以及其他地区的一系列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等组成的西军。

    这场战争双方都动用了超过十万人的兵力,并且最终决定出了此后日本的真正统治中心为德川幕府。

    高务实之前的计划,就是等到关原合战前后再突然对日本进行干涉——那个时候,他的加入将是决定性的,无论偏向哪一边都可以决定日本的走向。

    然而岛津家这次的举动让高务实产生了一点动摇:等到关原合战前后再干涉固然是格外省力,但其实他也知道,那样肯定会留下很大的后患,但如果从现在起就开始渗透呢?

    比如扶植一下岛津家,把萨摩藩这个日本异类培养成他的带路党,是不是也有成功的机会,并让隐患更小一些?

    培养萨摩藩,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肯定是很好的选择,毕竟他们作为日本西南的强藩,离大明可谓最近,对于拥有两洋舰队的高务实来说,不仅联络方便,而且就算是丰臣秀吉发现并且震怒,高务实也没什么好怕。

    打陆战我舍不得战死太多的家丁,但如果只需要保护萨摩的话就不同了,有本事你就和我京华来个海上决战。

    考虑到丰臣秀吉当前的行为习惯,高务实觉得这个可能性都很小——只要萨摩保持名义上的臣服,丰臣秀吉多半便不会选择使用武力。说起来,丰臣秀吉这一点和他倒有些相似,即能用政治手段解决的事情,坚决不用武力解决。

    早前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解决了织田家内部问题,控制了织田氏旧家臣的实权,有意统一日本。他一开始倒也想利用武力屈服德川家康,可是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挫败,于是立刻转而采取与德川家康达成议和的外交屈服手段。在石川数正突然投靠之后,立刻与德川家康和谈,并收德川家康的次子于义丸为养子,再利用婚姻使德川家康臣服。

    然后丰臣秀吉继续使用政治手段,以入侵朝鲜、展望大明为诱饵发动侵朝之战,蛊惑了大批实力强大的大名加入战争。

    这场仗当然是打败了,但也严重削弱了当时主要大名的军力和资金。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些意外:比如德川家康因为得到丰臣秀吉的批准,以讨伐北条氏残余势力为名,获许留守名护屋城进行守备工作,没有直接参加两次战役,所以战争对他们的影响较少,因此影响力逐渐增大,只有同为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才有可以制衡德川家康的实力。

    丰臣秀吉于庆长三年(1598年)八月十八日(9月18日)在伏见城病死,继承人是不到六岁的丰臣秀赖,这时候继续维持朝鲜的战争显然不合适,所以丰臣家立即将出兵朝鲜的将兵调回国内。

    而丰臣秀吉离世前仍然不忘政治手段,要求“五大老”和“五奉行”交换状书,使他们效忠于丰臣家。这其中,五大老为当时实力最大的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