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北伐(三)

    第270章 北伐(三) (第2/3页)

外,只要英军前排士兵一倒下,他立刻就会被拖入方队之中,由后排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填上他的空缺。因此虽然英军有所伤亡,但相比而言,要比内伊的骑兵少多了。

    不久,身体稍微好转的拿破仑获悉内伊已率领骑兵对英军中部阵线发起冲锋。拿破仑叹息一声,说道:“这(进攻)早了一个小时,但既然已经发生,我们就必须坚持下去。”

    下午五点左右,克里曼骑兵军和古伊的近卫军重型骑兵师奉命前往增援内伊。一万余名法国骑兵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但英军的方阵一个都没被攻破。

    一旦法军骑兵撤退到高地下开始重新集结,英军炮兵就赶回阵地(用那些未被法国骑兵破坏的大炮)对法军展开又一轮的炮击。

    此外,埃不里奇伯爵率领的骑兵还不时地对溃散的法军骑兵进行反冲击,不过却也收效甚微。当然,并非所有英盟骑兵部队都采取了行动,事实上坎伯兰公爵就没有遵守任何命令,带着他的骑兵团离开了战场。

    按照后世绝大多数军史专家的说法,如果内伊元帅一开始调集多兵种协同作战,威灵顿的步兵方队在密集的炮火和子弹的攻击下会变得非常脆弱。但是直到五点半以后,瑞利第二军的三个旅才赶到。

    但他们来得实在太迟了,战局已经无法扭转。威灵顿在乌古蒙城堡北面埋伏了亚当旅,对增援部队的侧翼进行了伏击。法国骑兵的进攻已被彻底瓦解,而瑞利的增援部队也损失了1500人,只能撤退。威灵顿的队伍成功地瓦解了法军最后一击。

    此外更糟糕的是,普鲁士布吕歇尔老元帅的援军也已赶到,并与法军右翼的罗博军激烈交战。对于拿破仑而言,仗打到这个情况下已经无法挽回,除了败退没有别的法子。

    高务实想到这场著名的战役,才发现自己可能真是要求太苛刻了。京华骑丁过去一般都是在剿匪中进行锻炼,而京华剿匪就好比米军打伊拉克,装备方面是占据碾压级优势的,战绩自然刷得轻松惬意。

    正因为打得轻松,为了节省时间,京华骑丁常常包打全场而不带步丁,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高务实“建军”时期的构想——步骑炮协同作战。

    正如一些军史专家论述拿破仑、腓特烈二世时期的战争一样,骑兵包打全场并不合适。骑兵部队部队在当时的军事科技情况下,其使用时机非常讲究,用早了会坏事,用晚了也会坏事,必须把握住原本就很短的“窗口期”来使用——这也正是拿破仑说“早了一小时”的关键。

    但这一次“青城之战”偏偏和高务实原先设定的作战场景完全不同,它是一次发生在夜间的骑兵对决,没有除骑兵之外的任何兵种参加。京华以往最具威力的线列步兵没有参战,“以有打无”的炮兵也没有参战,完全是打了一场扬短避长的战斗。

    高务实此刻甚至怀疑,要不是拥有手雷这个察哈尔蒙军可能没有料到的“新武器”,这场仗没准会直接打输。

    他不由得有些警醒,暗道:我是不是也开始唯武器论了,甚至连战术方面都变得大意起来?

    可是转念一想,法军和普军面对的对手也是多兵种配合作战的,与我面对的察哈尔蒙军又不同,他们不是和一支游牧军队作战,不必担心对方一直兜圈子不和自己决战,而我没法忽视这一点呀!

    步骑炮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察哈尔蒙军不占优势这一点,辽南之战和辽北之战都已经证明过了,有布日哈图在图们身边,再碰上这样的情况肯定不会上钩,那我不还是要用骑兵去追剿他们?

    满心纠结的高务实到达东暖阁时,一进门便听见朱翊钧地声音道:“看你模样,恐怕也没料到这次北边打成这样吧?”

    高务实听他语气就知道宦官们都被打发出去了,不过还是先躬身行礼。朱翊钧摆手道:“不必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