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开春

    第275章 开春 (第2/3页)

制造永乐通宝去日本市场花掉——之前说过,永乐通宝因为质量好,在日本是绝对的硬通货。

    这样一来二去之间,日本白银大量流出成为明联储的储备金,明联储按照比例超发部分银票,便能缓解大明国内的通缩。不过某种程度上而言日本也没亏,因为日本自己造的铜钱质量很差,市面上也一直存在货币荒,现在正品永乐通宝大量涌入,倒也能稳定日本的货币市场。

    不过这并不是计划的全部,接下来——其实现在已经开始了——京华会逐步与日本大商人们使用明联储银票结算贸易,慢慢再推广到日本全国,最终形成明联储银票成为日本事实法定货币这一局面。到了那个时候……嗯,能做的事就很多了。

    试想一下将来某天,日本朝廷、各路大名以及大商人手里掌握着海量的明联储银票,此时高务实忽然威胁一句:“若尔等如何如何,则明联储不予兑换”。

    那个场面……啧啧,简直美得不敢想象。当然,以高务实的做派,肯定不会对所有势力一起威胁,而是单独威胁其中某一部分,试问被威胁者能如何反抗?

    倘若高务实再加上一句,“日本其余诸大名若能取其银票来换,我明联储依旧兑付”,那被拒绝兑付的倒霉蛋怕不是只能被其他大名分尸了。

    所以说生产力就是战斗力,因为生产力可以支撑起金融能力,而用金融手段控制敌对方,既不必死很多自己人,还能“文明”的收割韭菜,甚至掌控对方生死,比打仗的危险性小多了,代价也同样小多了。

    作为霸权,一定要善用自己的力量。强如某个时期的带英,不也被布尔战争坑得灰头土脸么?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相对而言还不如那个时期的带英呢,使用这种力量必然不能没有限制。在山旮旯里花二十年砸进两万亿却一事无成这种蠢事……高务实表示敬谢不敏。

    户部的银子和物资发完,高务实却没有留下来与禁卫军同乐,而是去了离京北大营不远的见心斋别院。

    自从蒙元经略的帽子戴上,由于天气原因又不能立刻出兵,高务实有了公然翘班的理由——住在见心斋离京北大营近嘛,就不必天天去户部办公了。于是自从成田甲斐抵达京师起,他基本上都住在见心斋。

    黄芷汀那边也适时传来新的消息,因为去年她虽然回京的时间不算很短,但却没有怀孕,所以这一次特别叮嘱说成田甲斐年近双十,即便按照夫君的说法也是适合成孕的年纪,所以……总之就是子嗣不够,夫君要多多努力。

    高务实对甲斐姬倒也满意,毕竟是“东国第一美女”嘛。而且,她一个能上阵斩将的姬武士,身高虽然比高务实矮了一个头,但在寻常日本人里已经超过许多成年男子了,这一点让高务实见到她的时候很是松了口气。

    更让高务实满意的一点则是甲斐姬居然还会汉语,虽然有点磕磕巴巴,但至少能够交流。高务实问过之后才知道,她其实小时候就学过一些汉语的,但侧重点是书面而不是口语,因为日本此时有许多书都是纯汉语。

    作为家格甚高的藤原北家流公主,甲斐姬五岁就开始学习汉语了,但因为平时也顶多就是看看书,很少有机会用汉语与人交流,口语能力很差。

    到了成田家谈妥将她嫁给高务实这件大事之后,甲斐姬趁着不必马上来大明的机会恶补了一下口语。她请罗远帮忙买了好几个汉女做丫鬟,天天和她们用汉语交流,等到来见高务实时基本上就不必为语言问题纠结了。

    高务实反倒对甲斐姬说话的风格别有一番喜爱,因为相对于汉语有四个声调,日语的特点是它几乎全部是轻音,而且元音与辅音的比例很好,听起来软软糯糯的,颇有吴侬软语的风格,在高务实看来很适合这个年代的女子。

    习惯了这种发音的甲斐姬在说汉语时也依然软糯轻柔,让高务实听着每每有种昔日看动漫时的错觉。要不是高务实并不打算学日语,没准会让甲斐姬干脆就说日语算了,也算是一种缅怀过往的方式。

    不过,日语可以不学,日本的许多一手情报他还是要了解的。高务实比较关心的两个人,一个是丰臣秀吉,一个是德川家康。不过甲斐姬对丰臣秀吉了解不多,对德川家康的了解也只能说泛泛,大抵是家康在本能寺之变后占据了武田旧领,与北条家成了姻亲、与成田家也差不多成了近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