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卌五)量身定制宰人刀

    第288章 经济与党争(卌五)量身定制宰人刀 (第2/3页)

高务实感恩戴德——什么,老爷要咱们做事居然还管饭?这简直是佛陀在世啊!

    至于衣物,显然高务实就没给粮食大方了。其实他一开始还真打算「统一发放工装」,后来秘书处调研了一番,又算了下账报告给他,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这年头织布毕竟比不得后世,哪怕有了京华版的珍妮纺纱机,考虑到要来做事的农奴太多,总成本花费还是太高了;二来当地报告说,这些农奴平时压根也不穿多少衣服,因为暹罗足够热,他们上工的时候只要一条裤衩就行,真穿多了反而热得受不了。

    至于安排住宿,这个就更简单了,只要划一片地,让农奴们自己在周围伐木搭建简易木屋即可。当然,需要京华派一点木匠指导搭建——这一点看似不重要,其实挺重要的。

    虽然农奴们里面也有很少的人能够搭建简易木屋,但如何搭建一间容量够大、节省木料、牢固可靠的木屋,那就需要专业指导了。京华满天下开矿开垦,早已形成了一些专门的简易木屋搭建办法。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就地取材的原则,有了十几种处理模式,只要照着办就好。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规模化带来的好处。

    不过,当高务实解释了这些事之后,朱翊钧依然不能理解,问道:「即便你不能调动当地土民服徭役,但这些措施也给你省了不少钱,为何最终还是花了那许多银子呢?而且,咱们刚才不是在讨论西域卖地的事么?」

    「皇上稍安勿躁,臣说定南城,就是要解释这卖地。」高务实微笑道:「皇上现在已经知道臣为建造定南城花费了一千三百六十四万两银子,可是皇上是否知道,这定南城又为臣赚下多少银子?」

    朱翊钧微微蹙眉,沉吟片刻,摇头道:「这朕没法猜,毕竟定南城有多少丁口、多少田地朕都不知道,却要从何猜起?你总不会说定南城给你缴的税能比苏州还多吧?」

    苏州,大明赋税最重的一个府,也是赋税最高的一个府。虽说历年来多少都会有些高低不同,但多数年景都在200-280万石大米的田赋之间。大明米价北方大概是0.7-1两每石,南方为0.5-1两每石,平均的话就看做是0.7两每石好了。

    那么,苏州每年的赋税折算成白银,大概有200万两之巨——再次强调,这仅仅是苏州一个府。简单的说,它一个府缴的税甚至比某些穷省还多,因为有些穷省不仅不能提供赋税,综合算下来甚至可能是「亏本」的。[注:以上这些有兴趣的童鞋自己查资料,我就不引述了。]

    「皇上,定南城的赋税是暹罗国王在收,因此臣不是说这个。」高务实听了皇帝的话,轻咳一声,道:「臣要说的是:定南城是分期建设,而每一期工期完工之后,臣就会卖掉已经建设完的片区中绝大多数土地。随着全部工期结束,臣也卖掉了绝大多数城内地皮,最终卖掉这些地盘的款项不仅摊平了全部建造拨款,甚至还赚了四百七十五万两银子。」

    高务实这里有两处打了马虎眼:第一,定南城的赋税的确名义上是由暹罗国王收取,但实际上暹罗国王压根没有实权,定南城的赋税是「由京华集团代收代管」;第二,高务实卖地的钱其实不完全是银子,甚至不完全是「钱」。

    前文提到过,许多暹罗贵族通过在定南城中买

    地彰显地位,因此地价炒得奇高无比,而这些贵族也未必有如此多「货币」可以提供,于是很多人就典当了自家的部分领地给京华。他们倒是不太乐意典当良田,但是对于山地什么的就完全无所谓了,因此很多典当出来的土地都是京华看中的矿山、港口甚至湖泊之类。

    实际上,由于这些非田地的土地不受重视,京华给的价格也低到离谱。高务实这里说的「四百七十五万两」典当地,哪怕按照大明的市价(其实也不高),恐怕都要翻五倍,就更别提一旦开发完成所能带来的收益了。

    而此刻,朱翊钧瞪大眼睛,完全不敢相信,结结巴巴道:「就靠,就靠着卖城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