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拒婚(二)

    第十八章 拒婚(二) (第2/3页)

    揣着“气人有,笑人无”的心态看这档节目实在是太欢乐了。

    既然有鉴宝,自然偶尔也会说一些作假的工艺,其中关于做旧字画的方式,萩娘记得非常清楚。

    一种方法是光照,这在臧家大院十分地不靠谱,众目睽睽之下此路不通。

    一种方法是用茶水浸透纸张后晾干,就会自然呈现出老旧的色泽。

    墨色做旧也很有讲究,在墨汁中掺入少量藤黄,墨色就略呈褐色,显得年代久远。

    藤黄在古代是很常用的杀虫药,中药店里都很容易买到。

    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技巧,在晋朝可是独一无二的。

    而萩娘请李妈妈做旧的并不是什么字画,而是”做假账“的账本。杀鸡焉用牛刀,难怪李妈妈听得一愣一愣了,女郎为何会懂得这种奇怪的事?

    萩娘只说是书上看来的。

    李妈妈释然了,怪道都说“人从书里乖”,确实是这个理。

    去年秦军来袭,大军压境之时,李妈妈和任安两口子听从了萩娘的话,低价收入了不少玉器字画。再加上任安作为“前”臧家内务总管,眼力和理财能力都很强,为人又正直忠厚,因此当年阮氏带来的嫁妆经过多年的经营,比之前翻了一倍有余,萩娘可说是个小富婆了。

    这一大笔钱落在郑氏手里只怕连渣渣都不剩了,置办嫁妆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一个“采购”的过程,稍有点阅历的人都清楚,这里面的油水猫腻各种腌臜法子多得数不胜数,以次充好拿回扣什么的都是小儿科了。

    因此“做假账”是非常必须的,就算能让郑氏拿到手,也是个不好摆布的空架子。

    李妈妈和采苓两个人一连几晚都躲在屋里倒腾“账本”。

    “做假账”的光荣任务就交给任安了。阮妈妈受了萩娘的嘱托,并没有回溧阳,而是住在建康阮家那座宅子里,任安也知道那里,没在账本上的古玩玉器等贵重物品也细水长流地偷偷运往阮家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