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北大营里

    第四百二十六章 北大营里 (第2/3页)

死,但他太在乎吴国了,他当年在楚国,受费无忌陷害,遭受灭门之灾。独自跑到吴国,得先王重用,打下这一片江山,这是他生命的支撑点。

    他完全可以废掉夫差,再立新王。只要出动三千军队,包围姑苏台,一天之内解决问题。但这不是伍子胥的作为。

    他也可以听信范蠡的话,离开吴国,找一个安静地方过完此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但他割舍不下。大厦将倾他得扶一把,明知扶了也没用,但他必须去扶。哪怕因此而万劫不复!

    这就是伍子胥!

    虽然伍子胥的下场十分可悲,但在春秋战国数百年动乱中,诸多英雄豪杰中,能称得上忠臣良将的,伍子胥当属第一人!

    当务之急,是招募兵员,恢复吴军规模,然后就是抓紧训练,形成战斗力,这样吴国还是不可战胜的。

    按照伍子胥的预想,驻扎越国的吴军一旦撤走,越国就不会再遵守不建立军队的协议,会立刻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伍子胥马上派出大量暗探去越国探访,甚至收买了闽江八鬼那样的江湖高手进入越国查访。如果发现越国撕毁协议,私自组建军队,那伍子胥将率领大军,把吴国再灭一次。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伍子胥迷惑了。难道自己的判断失误了?越王君臣真的从内心彻底臣服于吴国了?

    这怎么可能?但是证据呢?

    所以伍子胥看似不关心国事,躲在军营一心练兵,但他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变化。

    这一日,忽报如意伯范蠡在辕门外求见。伍子胥连忙迎出大营,只见范蠡挎剑牵马,立于营门外。抱拳说道:“范大夫光临,荣幸之至!”

    范蠡回礼道:“相国一向可好?今天你不会在营门口说几句就想把我打发走吧?”

    伍子胥哈哈笑道:“伍某不敢了,你我现在是朋友了,某当奉范蠡为上宾呢。”

    范蠡说:“相国真的把范蠡当朋友吗?”

    伍子胥说:“伍某是不打不成交,争斗了这么多年,最后斗成了朋友,岂不幸哉!”

    范蠡也笑道:“相国别忘了,伍某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敌人。”

    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