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金陵冬寒

    第92章 金陵冬寒 (第2/3页)

恶化,败报频传,汉军的压迫,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即便已然过去二十余日了,李璟犹记得,当初得知刘彦贞全军覆没之时,那种心悸与惊惶。李璟这段时间来,可谓食不知味,寝不安眠,无一日安然。诗词歌舞,宫廷奢玩,都难得地让他提不起兴趣。

    “陛下,大臣们都到齐了!”

    闻报,李璟勉强打起了点精神,吩咐摆驾。

    宫城正殿内,几名南唐的重臣,已在座等候,其中气度最盛者,乃是自洪州还朝的太傅、楚国公、权枢密使宋齐丘。原本李璟是晋其为太师的,宋齐丘固辞人,仍为太傅。元臣老迈,但值此国难之际,却隐隐有成为国家主心骨的趋势。

    在内侍的引导下,李璟面无表情地入殿,正座受礼,扫了几名臣僚一圈,李璟难得利落地问道:“说吧,又有什么坏消息?汉军又有什么动作?”

    臣子们互望了几眼,由枢密副使李征古起身,禀道:“陛下,是湖南的消息。边镐那边上报,楚兵皆反,朗军猖獗,长沙军心动荡,粮秣不足,军需缺乏,已不足守。朝廷再不救援,湖南之地则必失!”

    一听这话,李璟顿时便怒了,当殿斥道:“这边镐怎么如此不中用,三万大军,还镇不住区区湖南,竟被一干逃兵溃卒,乌合之众,逼到这等窘境!”

    “陛下,湖南之事,边镐使君固然有责,但时局发展至此,也非他一人之过!”韩熙载出声说了句公道话,说这话时,瞥了眼宋齐丘、冯延巳等人。自宋齐丘回金陵后,朝中他们这些南渡士人立刻便被压制住了,论对南唐的军政的影响,还得属这些江淮官僚。

    “咸师朗呢,他为何不领军北上,与边镐合军,先击溃朗兵和叛军!”李璟又说。这段时间,李璟显然对各方的形势、战况有了些恶补,至少能简单地说出个道道来。

    李征古道:“咸使君那边,叛军不绝,蛮乱不止,桂州方向又有南汉军队的威胁,不敢擅离!”

    听其解释,李璟心情更加郁闷了,脸色阴沉得十分难看。见状,宋齐丘出声了,倒是一脸淡定的模样,说话也直接:“陛下该下决心了,湖南已是一片泥潭,离乱之国,不可久持。已是泥足深陷,当求自拔,壮士断腕,如割腐肉!”

    “时下,刘彦贞兵败,寿春城围,江北告急,应对北汉入侵,才是首要。湖南那边,当果断舍弃,将入楚的大军撤出。在江南募集十万丁壮,也不如这入楚的两三万军,只消撤回,休整一段时间,不加训练,便可北调御敌!”

    “楚人如此相逼,能够顺利撤还吗?”李璟显然也有这心思,只是顾虑重重。

    见状,宋齐丘严厉地回道:“边镐等人,守不住湖南,若连撤退的本事都没有,那么这些兵丁,北调亦无用!”

    说完,语气稍微缓和了些,道:“以如今的情况,在楚诸军,必人心思归,让他们驻留湖南,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与出兵作战,或许艰难。但让他们撤军回国,必然踊跃而起,楚人难阻!”

    入楚之军,是一干军纪彻底败坏了的军队,他们不愿与楚人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