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派系

    第327章 派系 (第2/3页)

廷权力,由此平衡在过去显得有些膨胀的贵族集团。

    要知道,在过去的大汉,不论宰相还是将帅,掌握主要权力的,都是公卿贵族。刘皇帝在收权的同时,厚待勋贵功臣,也不免使其占据了朝廷及民间大量利益。

    过去,收权只是为了太平稳定,为了中央集权,为了皇权至上。然而,表面上是皇帝集权,实际上则是对权力进行一轮重新划分,只是权力中心是刘皇帝。

    而进行一统天下,也需要那些元臣将帅效命卖力,当然,刘皇帝也给予了相应的回报。不过,一统天下之后,刘皇帝进行各种政策调整,其中就包括对政治体制的调整与权力的进一步平衡了。

    天下未定时,文官仕途始终处于势弱,这是时势现状,再加强势的刘皇帝存在一定偏见,也不愿在治国治军事务上有太多掣肘。

    然天下已定后,形势也随之变化,虽然还不至于马放南山,刘皇帝也没有鸟尽弓藏,但他对文臣,对官僚集团的扶持是肯定的。

    赵普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而他在当政的这几年中,一些政治意图也逐渐表露出来了,那就是抑权,针对大汉的勋贵阶层,进行抑制。

    如果说正史上赵普是辅助赵匡胤削藩镇,收兵权,制武夫,那么在刘皇帝的大汉,事情都被刘皇帝做完了,在这种情况下,赵普也就找到了新的目标,他就是这样的人,只要有机会,就不会缺少作为。

    而抑制权贵,显然是个十分艰巨,具备挑战的事情,并且难度极大,充满风险。

    与赵普相类的,大概就是宋琪与卢多逊了,宋琪是藩镇出身,身上始终打着“燕系”的印记。

    而卢多逊,则是出身官宦,年少成名,深得刘皇帝欢心。而与赵普不同的是,卢多逊在西北地区深耕十数年,从一个四处奔走的专使,一步一步,累积功劳,直至成为河西布政使。

    而与内地道州所不同的是,他这个河西布政使,影响力遍及军政,并且在这十数年中,结识了大量军政要员,也培植了一些势力,虽然是个文臣,卢多逊却是西北军政的核心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