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内外党同

    第476章 内外党同 (第2/3页)

气度与涵养。

    并且,野心勃勃,醉心于权力,这一点,从二十年前其科举题名、初入仕途时,刘皇帝便看出来了。

    在西北拉帮结派、培植党羽的行为,刘皇帝也并不意外。当初,之所以接受赵普的建议,将其调离河西,当然是有这方面考量的,同时也是给卢多逊一种警示。

    但如今看来,这警示并没有起到效果,或者说没有达到预期。如果说在西北之时,卢、王二者来往密集些,尚在可以理解的范畴。

    然而,当下的形势与在河西之时,又堪称迥异。自古以来,内外勾结,都是难以真正杜绝的。

    但他们二人是什么身份,一个是两浙主官,再进一步或许就是两京府尹挂平章事了,甚至直接登堂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则是掌管武德司这个庞大情报组织的武德使,这二者若是两相勾结,那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爆发出何等的力量,就不可控了。哪怕以刘皇帝如今的器量,都会生出忌惮之心的。

    而卢多逊与王寅武这二者,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也不会没有一点遮掩避讳,怎么也要多几分谨慎。

    因此,张德钧的汇报,是起了效果的,对卢、王这一对故旧,刘皇帝显然已有想法了。当然,说到底,也在于刘皇帝在用人方面也有些问题,在武德使的选择上,难免有些随意。

    在当下的朝廷中,赵普的对手不算少,但道司大吏中,敢亮明旗帜同其作对,突出矛盾的,也唯有卢多逊一人。

    这一年多,刘皇帝这里收到的卢多逊关于朝廷一些政策方面的问题可不少,那些可都是赵普主导施行的。虽然没有直接攻讦弹劾,但明显是在上眼药。

    这二者的关系,有点类似当年王朴与宰相李涛之间的不对付。当初那二人,一个是淮东主官,一个是当朝首相,不过更多是政见上的分歧。而卢多逊与赵普之间,显然私怨的属性更重。

    对于二者之间的龃龉,刘皇帝一向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坐视乃至纵容,他虽然信任赵普,愿意把朝政交与他,却也需要给他找些对头,否则岂能安心地垂拱而治。

    但是,倘若卢多逊自身不知谨慎收敛,刘皇帝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刘皇帝心中总是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