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零年一个白纸一样的年代

    第一章 八零年一个白纸一样的年代 (第3/3页)

的小孩玩儿的,但是让万峰失望的是这里的孩子竟然没有一个会玩的。

    他们会玩的是滚铁环滑冰车,再就是一种叫过电的追逐游戏。

    那时候过年是小孩最兴奋的时候,不但可以穿新衣服还有比平时好吃一点的食物,最重要的是有鞭炮放。

    那像后期的孩子连放鞭炮都不喜欢了,万峰记得他儿子每逢过年就从来没到外面放过鞭炮。

    那个叫铁匠的小孩兜里还剩下几个小鞭,几个孩子跑到大街上大呼小叫地噼里啪啦就放光了,然后就大眼瞪小眼。

    “你们有钱吗?”左边邻居家叫从喜成的小孩问万峰。

    万峰点头说有,虽然年是在火车上过的,但是压岁钱母亲还是给他们了,万峰和他弟弟每人一块钱。

    在八零年那可是相当大一笔巨款。

    那时候对小孩来说一块钱可以买十一本小人书,二十五个二踢脚和二十盘一百响的小鞭。

    万峰的父亲在兵团挣工资,当时每月五十三块零三毛,已经算是高收入的群体了。

    “啊你们有一块钱呀!”从喜成和铁匠羡慕地说,他们过年的压岁钱才一毛钱。

    “那咱们到合社去买小鞭呀?”铁匠的眼睛都闪出了金光。

    铁匠的大名叫江红军,今年九岁。八岁那年到大队去玩,跑到铁匠炉去看热闹,他感觉铁匠打铁非常的好玩,足足的看了一上午。

    谁想他回家以后就拿起媒铲子火柴要去打铁,你到哪儿去打铁不好,他选了一个地方。

    这里家家户户做饭取暖都是烧草,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垛着大小不一的草垛。

    江红军就选择在他家的草垛底下打铁,点燃火柴的后果可想而知,万幸的是那天没有风又发现的早,最后只有他家的草垛被烧了一半儿。

    挨揍是免不了的,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铁匠的外号凭空就落在了他的头上,这个外号伴随他一直到他三十四岁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铁匠嘴里的合社全名叫农村合作社,就像现在遍地的商店一样,农民们叫常了也就变成了合社。

    当时的农村的合社一个大队只有一个,是该大队的商业中心。

    将威大队的商店在小树屯,离洼后小队有二里地光景。

    铁匠的建议得到了在场全体小孩的响应,包括万峰的弟弟万俊,但是却遭到了万峰的反对。

    “买个屁,过年了合社都放假了,去了也是白去。”

    一众小孩全体傻眼。

    没有小鞭放那就去房后的因呐河滑冰,小孩总是不嫌寂寞的。

    万峰姥姥家后院二十米开外就是那条因呐河,冬天的因呐河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滑,一眼就能清楚地看到河底。

    万峰就和他们在冰上玩冰车打滑呲娄。

    上游离他们有一里地的距离也有几个小孩在滑冰,但因为距离远谁也没认出是谁。

    万峰家虽然号称在龙江边住,但离江边起码超过一百里,而且他们连队是建在一个山包上,离最近的河流也超过五里。

    所以,长这么大他几乎没在冰上玩过也没什么经验,于是玩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