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我们一定行

    第四十五章 我们一定行 (第2/3页)

    于是接下来就进入把理论变成实践的阶段。

    “外甥!主意是你出的,你说说咱这砖瓦厂该怎么具体实施?”

    上下眼皮像一对偷情狗男女一样黏在一起的万峰猛然听到这么一句,眼皮恋恋不舍地分开了。

    “啊?为什么问我?”

    “我们都没干过砖瓦厂,主意是你出的不问你问谁?”

    这嗑唠的,好像我干过一样。

    万峰当然没开过砖瓦厂,不过他上一世当过拉砖装卸工,干过水泥装卸工,对砖瓦厂的工作程序倒是不陌生。

    “首先需要选一块合适的场地,水泥砖瓦方面倒是没什么特殊的要求,有一个可以遮风的厂房和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但是红砖场地还是有要求的,最低砖窑附近得有充足的粘土地吧?总不能隔着好几里地去取土吧。”

    “这不是问题,场地我心里已经有地方了,明天上午我们就去现场看看。”

    哎呀我去!还有明天上午?老子一个星期就放一天假容易吗?这显然是要被挤占呀。

    “硬件条件除场地外还要有配套的道路,你总不能有了产品却运不出去吧。”

    八零年别说农村,就是省一级的公路很多都是沙土的,农村里就更没什么像样的公路了。

    洼后这地方又地处偏僻,北方是HN方西方都是山丘,有是只是当时只能走马车的田间路。

    这种路用马车小规模运输倒是没什么问题,若是有机动车,冬天还好说,夏秋就是问题了。

    “路到时候再说,不行可以修,你还是先说说砖瓦厂需要的设备吧。”

    设备这问题要说起来话就长了。

    粘土烧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在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手工制作方法倒是没多少技术含量,但是产量就是问题了。

    粘土砖烧结是一方面,砖坯的压制晾干也是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的就是产量。

    要想产量上去,机械化是必需要走的道路,用手制作砖坯那可完犊子了。

    北辽当时是国内的重工业省,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