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

    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巡 (第3/3页)

道:“此次,牧民做出了贡献,待秋收之时,朝廷应当给予补偿。”

    “如此甚好!朝廷以谷栗补偿,牧民定然满意。”

    萧何听到这话,心中的担忧顿时消去。毕竟蒙古、辽宁等地刚刚统一,任何对大局稳定带来消极影响的事情,都是值得担忧的。

    …………

    萧何回朝之后,李阳立即便向扶苏举荐,让萧何兼任咸阳内史。

    咸阳是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

    内史,位同九卿,得参与朝政,官一品。

    之所以李阳要这么做,让萧何兼任咸阳内史,是因为李阳决定要离开咸阳,南下出巡。

    如今咸阳,始皇帝不在,而自己这个国政院院长又离开,那么咸阳的大局之稳定,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内政有李斯,城外有周勃的蓝田大营,就差咸阳城内的控制权了。所以,这咸阳内史,必须可靠之人。

    关于南下出巡,一来,是巡视各地的农耕工作,特别是少昊带回来的新农作物长势;二来,则是前往南方沿海的造船厂,指导海船的发展工作,因为海船的发展,迫在眉睫。

    后世国际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陆地国家,没有海上实力。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海上实力,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才能代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顶峰。

    国人虽然气愤,但在我国,确实没有发现什么大型的造船厂。

    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早在公元前,大秦的海上实力,可以说就已经是世界领先的水平了。

    首先,战国时期楚国就有海运,秦国统一后接收了造船业,这才会有史书上的嬴政东巡海上。嬴政第五次东巡的具体线路是从江苏出发,途径苏州、南京后横渡长江,而后沿着海岸线北上,向琅邪方向行进。加上徐福东渡日本,这一切都印证着大秦的航海实力,而且是远洋航行的实力。

    之所以中国古代的海上实力,没有得到过多记载,真正原因其实是秦朝的短寿造成的。

    因为在秦国,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注重制造、发明、创新的一个朝代。

    秦弩这些在时全世界强大到没有对手的武器,就不提了。

    青铜冶炼技术,也是领先全世界,达到了青铜器的巅峰。而且,在青铜巅峰的同时,又进入了铁器的应用。

    而且,大秦还有比全世界提前了两千年的流水线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大秦的生产、制造能力,不称之为世界第一,那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

    大秦的造船业,亦是如此。

    其实,在1974年,随着一项绝世古迹的发现,中国就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古代的海上实力。1974年,在广州中山四路文化大院球场,解放军挖掘防空洞时,就发掘出了一处造船遗址。

    经过三个多月的研究,考古专家最终确定了这是秦始皇时期所建的造船厂。并且在此造船厂的遗址中,还确定了此造船厂,可以制造出宙8米、长30米的巨型海船。这一发现,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古代,在秦朝时期便是一个海洋强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的。

    而李阳此次要前往考察、指导的造船厂,就是广东行省的大秦造船厂。

    …………

    夏日的晴空是明媚的,天是湛蓝深远的,太阳像火球般的烤着大地,阳光是那样强烈,天上地下处于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

    此时,李阳南巡考察的队伍,在扶苏与百官的相送下,驶出了咸阳城,一路南下……

    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