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焉知我今后不能权势滔天

    第九十五章 焉知我今后不能权势滔天 (第2/3页)

真有那一天,我就我花开后百花杀!”

    这么一想,黄潜善也就不再去后悔了,而是立即去催促梁方平赶紧去请旨。

    期限只有一个月,梁方平也不敢耽搁,他很快就派亲信回去跟赵佶请旨,同时派人给梁师成送信,请梁师成和王黼帮着从中斡旋一下。

    一路无话。

    快马加鞭,仅三天,梁方平的凑章就送到了赵佶的手上。

    赵佶看罢,有些拿不定主意。

    于是,赵佶将王黼和童贯叫来商量。

    王黼和童贯连夜进宫,赵佶将梁方平的奏章交给王黼和童贯。

    王黼和梁师成早有通气,因此知道黄潜善、梁方平他们想招安宋江义军。

    早有心里准备的王黼,先道:“这伙叛匪非常顽固难缠,屡剿不灭,现在又据险固而死守,若要将之剿灭,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做到,现在当务之急是联金灭辽,将陷入胡虏手上二百多年的燕云收回来,然后再慢慢炮制这些叛民即可,而且,将这伙叛匪招安了之后,咱们还可以驱狼逐虎,派他们去与辽军作战。”

    童贯冷哼了一声,道:“他们也算是狼吗?一群流民罢了,是剿匪军队无能,才屡剿不灭,使之成为疥疮,若是由西军来剿,早就将之剿灭了。”

    一直为宋朝统治者所倚重的中央禁军,人高大帅气,还懂规矩,军事经验其次,后期腐化不能战;

    而河北禁军由于宋辽和议,澶渊之盟签订,宋辽之间漫长的边境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长年无战事,战斗力更是不值一提。

    反观西北禁军,即童贯口中的西军。

    也许放在历史上,西军的战绩并不怎么样。

    但是在北宋,西军可以说是宋王朝的顶梁柱,撑起了北宋的国防,尤其是北宋后期。

    西军主要分府州折家,麟州杨家,青涧城种家,等等,他们能苦斗,敢牺牲,冠绝天下,天下闻名,而且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比战力确实要高出很多。

    陕西四路从大范老子范雍开始经营起,强兵之名,已垂近百年,西军除四路正军,其他不管蕃兵,强壮,弓箭社,与西夏、青唐诸羌纠缠百年,是一支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军队!

    陕西诸路,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

    这样的军队,自然有其骄傲和传统,秦陇之士,汉风唐韵重义轻生并不稍减。

    史家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颇多争议,然而有一点却是不容否认的,王安石变法的最大成就不在经济和政治上,却在军事上。

    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宋朝军事改革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军事改革就成为了变法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朝西北军镇是王安石变法的“特区”,西北军队拥有了独立的指挥权与统兵权,士兵的作战素质和将领素质也随着变法的深入而日益提高,终于渐渐扭转了宋朝在宋夏战争里的被动局面,并为宋朝打造出一支难得的精锐之师。

    这支北宋后期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