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掘坟墓(求订阅!)

    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掘坟墓(求订阅!) (第2/3页)

议。

    李振于是也来到东郊,向蔡靖劝谏。

    可蔡靖还是没接受许采的建议,蔡靖让蔡松年和李振给许采捎话说:“郭汾阳已决定亲自率军迎敌。”

    为鼓舞士气,蔡靖从库府中拿出大量金帛,大张旗鼓地犒赏常胜军。

    而后,郭药师亲率常胜军一路往东挺进。

    十二月初六,常胜军来到三河县(后世河北三河县)的白河之西岸。

    此时,完颜宗望已率军兵临白河之东岸。

    郭药师怕完颜宗望有埋伏,没有立即冒然发起进攻。

    是夜十分,郭药师查看清楚战场的情况之后,才人马并进渡过白河。

    金军见常胜军过河迎战,也有些惧意。

    完颜宗望及时整顿军马,然后亲自指挥部下迎战常胜军。

    是时,两军东西相对。

    不久,两军就展开大战。

    此战是一场硬战,双方都算是尽了全力,鏖战三十余里。

    可见战况之惨烈。

    打到最后,郭药师的三百亲卫,只盛一百二十人。

    其他各军的损失情况,可想而知。

    十二月初七,蔡靖等燕山府官员站在燕京东城墙上,眼巴巴地向东朝着白河方向瞭望。

    一直等到下午,蔡靖等人才见白河方向,烟尘滚滚。

    过了好大一会儿,忽见张令徽率军退回,接着刘舜仁也退了回来。

    傍晚时分,郭药师也率军退回

    他们三人情绪全都有些沮丧,相互埋怨。

    虽说张令徽与郭药师都出自怨军,这些年也一直同进退。

    可其实张令徽与郭药师矛盾很深,而且由来已久。

    当初,张令徽与郭药师在辽国做官时,张令徽官职一度曾在郭药师之上。

    投降大宋之后,郭药师不仅官位在张令徽之上,而且还受到赵佶宠幸,还得到二帅(即童贯和蔡攸)的赏识。

    这让张令徽很嫉妒。

    张令徽一想到自己备受冷落就怏怏不乐负气不平。

    王安中在任时已有所觉察,曾向赵佶推荐过张令徽,赵宋朝廷也曾委任张令徽为节度使高官。

    但即便是这样,张令徽还是在郭药师之下。

    所以,张令徽心里一直很不平衡。

    这也就导致郭药师和张令徽矛盾不断,在这次在与金人交战的过程当中,郭药师和张令徽互不信任,以至他们没能战胜金人。

    蔡靖见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都败退而归,感觉形势不妙,于是率领燕山府监司来到城南门内开会议事。

    转运使吕颐浩建议,立即组建一支二千人的敢死队,然后打开城门,向南撤退。

    说穿了,吕颐浩就是看出来了燕京的形势不好,想要先跑。

    提举官沈琯则不赞成开城门,他认为,不管形势多艰难,他们这些人都该为大宋守好燕京这个重要的前沿阵地。

    蔡靖想了想,说:“现在大家先回去,可以与家人商议一下,不妨先送骨肉南归。”

    蔡靖回到家,对许采和蔡松年说:“今天,我们在南门里开了一个短会,他们都想弃城南撤,你们看如何?”

    许采与蔡松年都认为,不可这样做。

    许采说:“公是守土之臣,岂可与他人相比?自当以死守之。况且,公若率诸人同行,他们都各有眷属拖累。而且,今城南卢沟河一带,败军满野,他们无以泄发,宁知不会截杀我等?”

    蔡靖说:“靖之意正如此。”

    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告说,吕颐浩与廉防使梁竞携带家属到达城南门,准备出城而去,另外有漕司吏卒大约一二百人,他们在城南门砸门,也想出城南逃。

    蔡靖果断下令说:“你立即带人手持利刃,前去阻止,敢有乘乱而出者,斩之!”

    过了很久,城南门一带才平定下来。

    这天晚上,燕京城里有传言说,常胜军可能要发生叛变。

    许采听到消息后,急忙向蔡靖报告。

    蔡靖不太相信这个消息,他对郭药师和常胜军还是很相信的。

    这时,吕颐浩、梁竞等人都来到蔡靖家,他们力劝蔡靖弃燕而遁。

    安抚司勾当公事吴激,也向蔡靖建议:“可退出燕京,以求自保。”

    许采则对蔡靖分析说:“唐室之乱,如李、郭诸将,曾有退保者,他们各提重兵,或以此地未便,或就水草,或就地势。但是,燕山乃公所治理之地,与上述情况不同。吴激之言非是,万一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弃城而逃,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