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修士学院

    第四百三十章 修士学院 (第3/3页)

    而陆青示意在燕国推行的修士学院的这种东西,本质上其实是初级培养。

    教学的东西,其实相对比较粗浅、基础,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改变,就是平民可以入学。

    这一点若是可以做到的话,对于修士数量的大提升,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在过去,一个修士想要出头,大多是以家族、门派的方式来传承的。这里指的家族、门派,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包括了一些很小型的、只有几个乃至于十几个的小修士的家族,也算进去。

    虽然,这些小家族、小门派人数少,实力差,但由于数量多,培养起来的修士其实不算少数。

    另外,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来源,是散修。

    散修的质量,那可就更加的参差不齐了。不否认里面有一些天纵奇才者,或者走得路子很不寻常的偏才,但是整体来看,这个群体数量大,但是质量很低。

    大多数的散修,来源于偶然间得到的一些散落的、低劣的传承,或者是师徒的传承。

    总体而言,原本的修行界,在修士培养方面,是很低级、低效的。

    过去,之所以修行学院这种东西,铺不开,或者干脆说是大量的平民,根本没有机会走上修行之路,其实也是有其实质性的因素的。

    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资源不够。

    就算是现在这种低效能的培养方式,产出来的大量修士,互相之间还都需要为了那么一点点修行资源,互相拼斗,把整个修行界的风气,搞得很是血腥,那如果修行者的数量,再更进一步的膨胀,整个修行界的资源,又怎么养得起呢?

    但现在,不一样了。

    最直观的变化就在于,在世界锁之源被回收之后,整个世界力量得到恢复,修士在修行的时候,所需要花费的资源,变得比以前少了很多。这一点,在高级修士的身上,看起来还没有那么明显,可对于低级修士而言,那就不一样了。

    很多灵根天赋很驳杂的人,成就炼气期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很多,而且不用什么很特别的资源材料之类的东西。

    而另外一点,不那么直观的表现,则在于整个修行界的资源,变得更多了。

    世界力量的复苏,潜移默化的就产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同样是一个灵石矿,产出就是比以前多了一些;很多灵药,种植到成熟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降低了,同时也更好成活了,没有那么娇贵了,药效甚至还会变得更好一些。

    在野外,收集到一些天然的宝物,概率也会变大……

    单个修士的资源消耗,变小;整个世界的资源产出,变多。两相叠加之下,那整个修行界所能够培养出来的修士数量和质量,自然而然就会上升。

    而且是大幅度上升。

    这还仅仅只是打开两个世界锁之源带来的效果,要是等到陆青以后打开的世界锁,越来越多了,这些表现也就会越来越强烈。

    或许,整个世界,就真的慢慢恢复到曾经太古时期的模样了。

    当然,如果要人为的加速这个过程,肯定还是要强化管理、治理的水平。

    燕国在各个地方,搞出来的这些个修行学院,就是一种尝试。

    大量的平民子弟,进入其中,适宜修行者,就会被教导一些基础的修行知识;有一定天赋的,就会在一两年的时间冒头。

    当然,这些修行学院,本身的教育水平、条件,也就这样。但没关系,只要起到一个初级的筛选和培育作用,那就足够了。

    大燕皇朝的官方部门,会在这些修行学院里面招募人手。水平很一般的,那怎么也比一点修行能力都没有的凡人,更靠谱一些,毕竟走上修行之路后,被的啥都不说,头脑清明、精力充沛,就比寻常人好得多了。

    而其中,表现更好一些的,则可以得到官方的培养。

    同时,一些被官府认证的正式门派、家族,也可以从里面挑选优秀学员,或是成为弟子,或是成为家族的编外人员。

    总之,十年之间,燕国大体的就建立起来了这么一个人才培养、选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