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科举(2)

    第四十九章 科举(2) (第2/3页)

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不过这个时候,主要是因为秦朝刚刚灭亡,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大多避祸躲进了深山荒野,上位者急需人才来用,而采用的急就章的办法,其实并没有制度化。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考试制度和相关的衡量标准。换句话说,汉帝明确确定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标准,以及考核办法,这标志着察举制逐渐步入正轨了。

    到了汉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之后,他再次下诏策试良才,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拔的人数。

    当然,察举制,也还算需要考试的。这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但是更为广泛实用的,还是举孝廉制度,所谓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国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

    一般称孝廉公都是指那些被举过孝廉,大部分是至廉至孝的人,但也包括一些弄虚作假、道貌岸然之辈,像汉朝就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其实这些制度,从字面看,是很进步的,但是里面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考试虽然有,但是只是供参考用,不起决定xìng作用。而举孝廉,权力在地方官手上,这里面空间就大了。

    因为地方官尽职尽责,那还好点,如果他不尽职尽责,那他肯定会推举私人,甚至收受贿赂,那举荐出来的所谓笑脸是什么素质水平,就是可想而知了。到了后来,各大家族们更是串通一气,你举我的儿子,我举你的侄子,很就把官场变成了几大家族的禁脔。

    而等到曹丕建立魏国后,由于需要和士族妥协,以寻求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干脆把这制度更推进一步,实行了所谓的九品正制。

    其实九品正制的实施,实际上是和曹丕的父亲曹cāo唯才是举的思想南辕北辙的。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昔日曹cāo在的时候,修理士族太狠,他们多次叛乱。曹cāo在的时候,还能勉强压得住。等到曹cāo一死,曹丕也就不能再继续武力压制了。

    况且,曹家毕竟曾经和宦官有人,身家不清白,如果没有士族支持,其实很难站稳。曹丕设立九品正制,就是为了缓和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