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突围(41)

    第八十一章 突围(41) (第2/3页)

,苻宏也有些意外,他搞不懂,段业既然知道是私事,还在这个时候说什么说呢?

    不过刚才,既然自己都说满了话,现在也只好硬着头皮听听他想干什么了。

    苻宏强笑道:“世民,无妨的,你我君臣,不论公事也好,私事也罢,去都是可以说的。当然,如果你觉得不方便,可以等散了之后和朕说,如果当面讲你也觉得不合适,那么还可以给朕上奏章!”

    这可是莫大的宠幸啊,不少人,看段业的眼神就已经有些不对了!

    在这种场合谈私事,其实,大部分臣子,对此都是不以为然的,你把这儿,当什么地方了?真的还不把天王当上级了?

    可是苻宏却明显表示的不在意这一点,他表示了他愿意听段业谈自己的私事,这就本身是一种表态!

    更重要的是,他给了段业密奏之权!

    其实,奏章制度,可以说有君臣关系的明确分野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大部分臣子上的奏章,其实并不是密奏,而是明奏,而且,并不是给君主,而是给宰相!

    一直以来,在朝政上,从古到今,都讲究的叫“事无不可对人言!”,天下之事,乃是公事,公事当然是光明磊落的事情,干嘛要偷偷摸摸的?而且,奏章上讲的事情,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事务性质的东西,而君主都是日理万机的,哪里有功夫去管那么多日常事务呢?具体的处理,一般都是丞相及其幕僚在做。

    但是,这样也就意味着权力的分割!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作为君主,有贤有愚,有勤有懒,有好有坏,但是共同的一点,是除了极少数脑子进水的君王之外,大部分君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权力抓的很紧!道理很简单,稍微一个不小心,想篡权的人多了去了,人家如果篡权,可不会给你平安落地的机会,那一定是统统杀光!这么危险的事情,当然要防范于未然了!

    也因此,密奏制度,也就应运而生,目的,其实就是方便君王和一些特定的受自己信任的臣子来沟通,而不必说上个奏章搞的世人皆知,这就没有意义了。

    君主和臣子,其实很多时候也都是要写信沟通的,但是,写信那是一种非正式的模式,双方结交的是私人关系。但是密奏不一样,密奏是公事,那也是要算公的,奏章天子是要派人留档的,立下字,作为凭据,免得你到时候不认账。保密只是说天王并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你说了什么。

    苻坚时代,其实就给了一些人密奏之权,苻宏登基了,既然没有明确说过去的密奏之权依然有效,但是,大家都是很识趣的。天王既然没有说,那么就说明没有效果,于是大家都很自觉的以后都上明奏了。

    密奏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君王也是一定需要的,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苻宏第一个给的,居然是段业。

    这个时候,段业当然是要谢恩的,只是他刚弯腰试图下跪,苻宏就含笑道:”好了,这个时候,不必多礼了。“”谢陛下。“段业迷迷糊糊的拿到了这个特权,还是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