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三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卌三章 (第1/3页)

    经过了大清、民国和日据时期,如今解放后的谷圩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依然没变-但凡村里有些风吹草动,那传播的速度比当年国军溃逃的速度还要快。

    这天一清早,没等柳山秀起床,她见过*主席和周总理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我早就看这丫头有出息,现在应验了吧!”

    “是啊,这丫头确实能干。人家那时间走了,是要干大事的!”

    “柳家生了个好闺女啊!”......

    当初污蔑柳山秀的一些人,这会说话的口气又变了,仿佛他们从未说过那些话一般。恐怕再过几千年,人们也无法彻底改变这一“传统”。

    无论如何,柳山秀这次回来本就想去见见石柱的,听说石柱媳妇漂亮后,就更是引起了她的好奇心。这并非所谓的羡慕和嫉妒,也不是女人之间的非要把人家给比下去,再让石柱看看她现在过得很好,当初没有娶她是他的损失。这只不过是人的其中一个本性罢了。然而柳山秀也知道,直接去找石柱恐会让人落下口舌,于是她便说是去看看石家老太太的。

    换了身平常衣服后,她就带着小建国去了石家。一进院子,看见石裕氏坐在那里,她老远就打着招呼:“石大奶,我来看看您来了!”

    石裕氏眯眼瞧了瞧,立马就知道谁来了,笑着说:“这不是山秀么!快,进屋坐坐!”

    看到石柱也在屋里,柳山秀这才笑呵呵地说道:“柱子哥,你也在家啊,那太好了!”她看到石柱旁边的女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油然而生,总算是见识到人家的美丽了,但她还是很镇静地说道:“这位是嫂子吧?真漂亮,跟李香兰似的!”

    季氏一早就听到庄上人传的话,知道来的是柳家闺女,便说道:“柳姐姐,你说笑了,俺只是个乡下妇道人家,哪能跟你比啊,你这才是真漂亮呢!”

    都十几年没见了,柳山秀跟石柱、石裕氏也有说不完的话,而季氏只是坐在旁边听着,不言语,毕竟来的这位客人与她似乎毫不相干。

    聊着聊着,石裕氏便提出想看看那张有周总理的照片。柳山秀自不吝啬,从小建国的书包里拿了出来递给石裕氏。一起拿出的还有一本相册,她便与石柱和季氏先看了起来,要知道,这本相册除了她父母,还没给任何人看过。

    “柱子哥,你看,这是我丈夫,他是个炮兵。”柳山秀介绍起了照片,“这张是在延安拍的。鬼子投降后,他随部队从延安炮兵学校辗转到了牡丹江,编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就是林老总。这张是在东北那拍的。我后来也去了东北。他还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时,他跟志愿军去了朝鲜,当时是炮兵团长。柱子哥,你猜,他们那时的炮兵司令是谁?说出名字,保管你听说过的!”

    “是谁啊?”石柱有些好奇了。

    “就是万毅司令员!当年保卫咱海州、在港口与鬼子血战的鼎鼎大名的万毅团长!”

    “呀,真的是他啊!那太好了!”石柱有些兴奋起来,“我听说他挨关在了山东的监狱里面,以为牺牲了,没想到还活着,真是太好了!大英雄啊!”

    柳山秀也高兴地说:“是啊!万司令可是个传奇人物,还是位满族人!听我丈夫讲,就在将要挨国民党处决前,他竟能只身一人,从守卫森严的鲁苏战区监狱里逃了出来,而后历经艰辛,又找到了党组织!”

    这时,石柱翻到了下一张照片,是柳山秀和一个女子两人的合照,那张脸,石柱很熟悉。他指了指照片中的人,手指有些颤抖,激动地问:“山秀,这个女的......”

    “怎么了,柱子哥?这人是我在东北时的好姐妹!”

    “她是不是姓秦?叫秦时玥?”

    “是啊!柱子哥,你咋认识她的?”

    “这个再说吧。你先告诉我,知不知道她哥哥怎么样了?”石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我听玥妹子讲,四七年打四平时,他哥哥牺牲了!”

    “唉!”石柱长叹了口气,过了良久,才把他以前去东北遇到他们的情况大致讲了一遍。“没想到,秦大哥都已经牺牲了!那你知道曹尚飞跟敕勒川这两个人么?”石柱又问了柳山秀。

    “敕勒川,我知道,他是玥妹子的丈夫,蒙古骑兵师的连长,在打锦州时受了重伤,不过没大碍。曹尚飞就不清楚了,只记得听玥妹子说过,有个姓曹的老朋友,在打四平时跟她哥一块堆牺牲了,不知道是不是他!”

    听这么一说,石柱估计这个姓曹的多半就是曹尚飞了。想到以前的事情,石柱感慨万千,他虽然与这三人相处时间甚短,但都是在一起与鬼子拼过命的,也算是过命的交情,这不能用相处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只是,三人现在只剩了一人,着实令人惋惜。

    石裕氏这边一直在看着柳山秀和周总理的那张大合影,等几个年轻人不说话了,她才跟柳山秀说:“周总理真是随和啊,看不出官架子,跟以前宫里头见到的当官的很不一样!”

    “是啊,石大奶,咱们共产党人就是不一样,越是大领导,越没有架子!”

    将照片还给柳山秀后,石裕氏又不经意地翻开了相册,第一张就是柳山秀的丈夫。她盯着照片看了又看,瞧了又瞧,好似在思考着什么。突然,她眼神瞬间有了光芒,内心变得激动,指着照片中的那人问道:“山秀,你男人姓啥?老家是哪里的?”

    “我丈夫姓‘玉’,叫玉和平,吉林人。”

    “姓‘yù’,哪个‘yù’?”

    “是‘宝玉’的‘玉’,我丈夫他是延边朝鲜族的!”

    听说是“宝玉”的“玉”,石裕氏脸上随即写满了失望的表情,若姓的是自己娘家的“裕”字,那该有多好!因为照片中的那人,脸盘和眉宇之间像极了一个人,但她又认为自己想多了,便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其实,她若是此时多问一句,也不至于让幸福迟来了二十多年,可当时她又如何能料到呢!

    又聊了一会,柳山秀自觉在石柱家呆的时间够长了,便起身告辞。而季氏自始自终都未说一句话,除了和柳山秀刚开始的那句寒暄。

    柳山秀带着小建国离开后,石裕氏竟又躺到了摇摇椅上。这是她第二次躺在上面,上一回还是三年前送走陆春花一家以后的事了。这次只见她双眼紧闭,石柱和季氏很难看出她脸上的表情,但他们很清楚她心里头想的是什么,但他们对此又是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她躺在那里“休息”。

    直到孩子们过来晃动着摇摇椅玩,石裕氏才睁开了眼。想象只是虚幻的,她还得面对现实。

    又过了十年,经过“整风运动”、“*跃进”运动和“浮夸风”、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遭到重大损失。后来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又使得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此时离“*跃进”结束已有几年时间,但在很多农村,大家吃的仍是大锅饭,谷圩也不例外,而且现在谷圩村叫做谷圩生产队。所有人虽不是热情高涨,但都在憧憬着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好啊,大家到时都不愁吃、不愁穿了!”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人人都能吃上白面炕饼、大米干饭,过年过节还能吃到肉!”

    这是即将卸任的夏队长常说的几句话,以此来鼓舞社员们的干劲,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向往。然而这种“大锅饭”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后来经过多方讨论,生产队才同意各家在家前屋后仍可保留一点自留地。

    第二年开始,新沂河启动了扩建工程,此时石烨都已上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