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困境

    第二百零五章 困境 (第3/3页)



    “这全部都是曹将军里的布局啊,若是胜了的话,将会对你大有裨益,何必愁眉苦脸的呢!”

    听着贾诩的这番话,曹性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了,他都不知道贾诩这到底是在嘲讽他呢?还是怎么回事?

    这一大堆书解除了其中的一摞书简,让曹性稍微露出一点笑意外,其他的若是说的简单一点,那就全部都是要钱的。

    曹性手中如今说的准确一点,可以说是掌握了四个县城,九原郡已经有一半的地盘,落到了曹性的手中。

    毕竟曹性一开始经营三个县城,使用了很多惠民的政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最终有无数百姓都汇聚到了那三个县城之中,致使很多现成空有县令世家等高层人士,但是就是没有普通的百姓在为他们卖命,因此许多世家和官员没办法之下,只能举家迁移。

    越来越多的百姓汇入到了曹性所管辖的县城之中,曹性现在四个县城加起来所管的百姓,差不多有十六余万人了。

    从长远角度来看,曹性的这个布局倒是挺不错的,有人口才会有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面性的,曹性相信,当他的计划实现之后回报将会很丰厚,但是在前期的投入也不小啊。

    首先就是为了吸引百姓全部到他的县城来生活居住,曹性批阅了很多优惠政策,就比如说三年减租等等。百姓受到了实惠,干劲自然是非常的足,但是如此一来官府的税收就会减少许多。

    还有就是,想要容纳下如此多的人,除了边云县之外,其余的三个城墙街要整改,而如今曹性又在修建甬道,到处都要钱。还有军队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这些案牍的最后面,一直在经商的刘弯,在上面写明,他已经派人加班加点的从这里送来了四百万五铢钱,暂时解决了曹性的燃眉之急。

    但是话又说回来,刘弯虽然是一个生意人,生意做得很好,但是他想要将他的生意维持下去,也是需要源源不断的钱财,特别是如今商人的地位,还没有完全被拔高起来,就只有在边云县这种地方,经过曹性的改革,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其他的地方,商人做生意依然是很难的。

    所以刘弯人再拿出四百万五铢钱,这已经是对曹性最大的支持了,曹性不能再继续向刘弯索要,不然刘弯的生意恐怕没法做下去。

    “呵呵,文和先生,虽说如今我所管辖的范围,百姓安居乐业,到处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该如何解决眼前这个困境呢!”

    而贾诩闻听此言则是呵呵的笑了笑,摸着他那山羊胡须对曹性说道:“曹将军的地盘如今发展迅猛,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不如获得造币之权,如此一来,便可从根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

    曹性一听,心中暗骂一句贾诩这个老狐狸,虽说贾诩一直在曹性的帐下,再是现在的贾诩,似乎还没有完全准备投靠于曹性,他一直在观察,所以他对曹性的一些建议都是模棱两可。

    曹性只想说,若是他手中已经有了铸币的模板,那还用得着问贾诩吗?

    关键就是没有,如果自己私自造币的话,这完全就是犯法的,先不说大汉王朝民生凋敝,摇摇欲坠,就说如果曹性真的这样干了的话,市场上流通的钱财就会产生两种,一种是正规的,从洛阳发出的五铢钱,另外一种就是他曹性私自铸造的,他曹性私自铸造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假币,假币一旦多起来,市场的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的扰乱,若是流通多了,搞不好还会导致市场动荡,到时候天下将会更加混乱。

    所以这条建议立马就被曹性否决了,曹性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缺钱。

    贾诩到现在都不肯为曹性出谋划策,没办法之下,曹性只好继续苦思冥想,然而就在这时,小曼竟然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