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揖谢与用法 养士霸王术

    第二十九章 揖谢与用法 养士霸王术 (第2/3页)

作了两类。

    一类以人为本,关键的要点在於“识人”。

    要能从芸芸众生中,识别出强烈认可“忠义”价值观的人。

    如兰宝掌,如索重。

    兰宝掌并未得到非常不同的待遇,可他在危险的关头,驰援救下了莘迩。

    原因何在?因其讲义。

    他与秃连赤奴的关系不亲密,却为秃连赤奴抱不平,追殴秃连樊,是出於“义”。莘迩没有很特殊地对待他,甚至鞭打过他,他却冒险援救莘迩,是因为佩服莘迩领他们获利的能力,尊敬莘迩给他们分配战利品时的公道,以及感念莘迩的赠槊之情,也是出於“义”。

    索重少年时与令狐奉为友,及长,二人并肩作战,交情亲厚,令狐邕登位,他却开始与令狐奉作对,原因何在?因其讲忠。是以兵败,不求饶,正冠而死。

    找到此类人,利用此类人的价值观,厚养之,给予恩情,从而得到他们的效死,这是第一种收获死忠的办法,可称“王道”。再一种,可称“霸道”。

    霸道者,便如令狐奉。

    莘迩对令狐奉绝无忠诚,却数次奉令犯险,原因何在?两人目下利益攸关仅是其次,主要则是因为令狐奉的性格和手段。令狐奉为人猜忌,心狠手辣,起异心者如秃连赤奴,转瞬惨死,全家被杀,在这样一个有智谋、有权术、杀戮果断,行事常出人意料的人面前,谁敢不忠?

    想通了厚养无用的缘故,莘迩也就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该作何改变了。

    对兰宝掌,以“王道”待之。

    乞大力此人,杀掉他没甚好处,并且可能还会引起其部种落的离心,会不利於将要进攻王都的战事,既然他讲出了忠心耿耿的漂亮话,那么就暂装糊涂,拿住他的话,留待后用。

    对从骑们,莘迩本意不想治罪的,大难临头各自逃,人之本能,他理解他们。可又不能不治罪,除非以后他不再领兵。领兵想来是必然的,那么此六骑就必须按军法惩处,要不然,有这个先例在,於日后的战场上,还怎么约束亲兵、部曲死战?慈不掌兵,意在即此。

    因是,对此六骑,莘迩决意行使“霸道”。

    依照军法,作为亲兵而临危弃主将,此乃枭首之罪。

    莘迩引诸小率出帐,十二个从骑都已经来了,皆在帐外。

    那六个弃他不顾的从骑,俱垂目下视,不敢看他。

    莘迩叹了口气,令他六人出列,当众宣告他们的罪过,那两个后逃的甲士虽有过欲救过他的举动,可最终仍是逃了,亦无能得免。莘迩宣六人罪毕,将之付与甲士,命按军法杀之。

    余下的六个从骑,此时对莘迩,已经不再只有感激,并多了畏惧。

    莘迩温声对他六人说道:“刘翁给我说了,昨日战时,你们在部中跟从刘翁,作事得力。功劳给你们记下,等打下王都,一并酬赏。”

    昨天接战前,令狐奉使人赶着部分老弱,装作向北逃跑,引起了留在帐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