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

    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 (第2/3页)

,他还闹脾气的行为,说明他是把本家族的利益置於在了郡朝以上,在这个方面,莘迩无法容忍。

    反过来看黄荣,数次献策,尽心尽力。

    如此一来,莘迩心中原本不偏不倚的天平,只能无奈地落到了黄荣这边。

    实际上,究莘迩的本心,他是从另一个时空来的,对他来说,定西的土、寓两类,其实都是土著,唯他才是“客身”,他是很想一视同仁,择才使用的。

    奈何现实不允许他的这份“天真”。

    莘迩心中喟叹:“‘君子不党’,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於登天!”

    君子不党,得人人皆唯公心,不及私利才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莘迩纵自诩“公心”,为了办事,最终也不得不放弃“幻想”,选择“结党”。

    便在他思虑停当,将要召史亮、张道将、黄荣等郡府的头面大吏们朝会,令他们各再举荐府中、郡县的能人才士,以作擢用的时候,南边牧场传来了一道消息,打乱了他的安排。

    在泽边的时候,莘迩挑了十二个胡人青年作为从骑,杀了六个,还剩六个。此次张景威去牧场上任,莘迩拨给了他唐、胡骑兵各十,十个胡骑的头领便是剩下的六个从骑之一。

    消息即是此从骑遣人送来的。

    有两个阿乌尔的胡牧闹事,声言张景威贪受贿赂,分配牧场不公。

    “景桓,此事你怎么看?”

    张景威是黄荣举荐的,他出现了问题,当然得召黄荣来问。

    黄荣绝不相信张景威会干出受贿的事儿,答道:“明公,景威主事尉曹多年,从未闻有过贪赃不法的事!况那内徙的胡牧,穷困潦倒,又能拿出何物行贿?此必谣言!”

    “你是说我那从骑谎报?”

    “啊?不是。臣急不择言,并非此意。臣是说,此事定有内情。”

    莘迩同意黄荣的判断,他也不相信张景威会受贿。

    明知主君对收胡的事情特别重视,得是什么样的傻子,才会刚上任就接受贿赂?

    “我书军令一道,你即刻前往牧场,察问详情。”

    张景威现下属隶将军府,黄荣作为郡督邮,没有权力监察刺举,故此莘迩写道军令给他。

    黄荣应诺。

    他当天动身,南下牧场。

    拿出分给内徙胡落的百万亩牧场,位在北大河的北岸,离乐涫百余里地。黄荣没有故作风雅地乘牛车,带了两个从吏,骑马而往。

    次日下午,到了张景威的驻帐。

    两人见面。

    张景威已经猜出黄荣的来因,请他入帐坐下,不等他问,主动说道:“君今此来,是因为听说了我受贿的事吧?”

    张景威、黄荣等的交情很好,私下来往密切,平时都是互称“卿”的,以显亲昵,今谈公事,所以张景威以“君”为称。

    “正是。府君已知道了此事。景威,这是怎么回事?”

    “君信我会贪贿么?”

    “自然不信,但到底是什么情况?”

    张景威吩咐帐外:“带进来。”

    很快,四个唐骑押着两个胡人进了帐内。

    这两个胡人都被五花大绑,甫入帐中,就被唐骑一脚踹翻,战战兢兢地趴在地上。

    黄荣问道:“这是?”

    “要说我受贿,确是受贿了。”

    黄荣蹙眉说道:“别卖关子了,你说清楚点。”

    “我带着胡落到了牧场后,为了熟悉他们,连日巡行其中。一个阿乌尔的头人偷偷宰了头羊,招待我。我事前不知,知道的时候,羊以被杀了。已经杀掉,不能扔了浪费。於是,我就与这个阿乌尔的胡牧们一起把这羊吃了。吃完,我临走前,给他们留了钱。到牧场至今,我,只受过这一次‘贿赂’。”

    “那为何会有两个阿乌尔的胡牧闹事?”

    张景威指了下那两个胡人,说道:“我已查探明白,谣言便是出自此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