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

    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 (第2/3页)

两千步卒。

    总计是一万五千兵马。

    唐艾、张龟从军参谋。

    莘迩专门上书,举荐令狐京为谘议参军,请求让他也从军出征。

    令狐京这次没有不愿意。

    因为他之所以建议伐蜀,就是希望能够以此来提高令狐曲、氾宽等人对军权的掌握,可以说,伐蜀的成败关系到了他的这个设想能否达成,故而,他爽快地接受了莘迩的辟除。

    羊髦、羊馥、傅乔、黄荣、阴洛等这几个莘迩的心腹留在了王城。

    羊髦以“录事参军”的职位,说是佐吏也好,说是监视也好,帮助氾宽处理日常的政务。羊馥以刺奸司长吏,管理谷阴的治安。傅乔以典书令,掌握机要;黄荣以常侍,侍从宫中。阴洛以考功曹曹史,控制国中吏员的升迁与黜陟。

    有他们几人在朝,莘迩可以放心地出征。

    至於王城兵权这一块儿,莘迩与曹斐都留下了约半数的本部步骑,亦足以抗衡麴爽部。

    听了莘迩的教训,黄荣不再讲放弃伐蜀、仍然攻朔之议,恭谨应诺。

    行过祭祀等军礼,万事齐备,出兵前一日,莘迩奉召入宫,面辞左氏。

    没有在四时宫见面,左氏把他召到了灵钧台。

    莘迩到前,左氏已在小殿中等候了多时。

    莘迩在宫门处就已解甲、去剑,身著褶袴,上身外穿皮两当,在殿门外脱去短靴,着白袜而入。

    左氏奉行莘迩的“节俭”政措,没有在殿内放置冰块消暑,不过虽是小殿,亦颇宽敞,殿中又没有什么人,前几天刚下过雨,气温也不算高,殿外的风吹拂进来,却是不觉炎热。

    莘迩下拜行礼。

    左氏说道:“将军今为天子朝臣,已非我定西藩国臣子,不用再行这样的大礼了!”

    莘迩如往常相同,一丝不苟地把礼节行罢。

    他站起身来,却又与往常不同,没有垂首,而是不守臣礼地抬起头,目光径落在左氏的脸上,说道:“臣怎敢忘本!一日为王太后臣,终生为王太后臣!”

    左氏不知想到了什么,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