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

    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 (第2/3页)

姓的士人文弱无力,亦不挣扎,只说道:“杀了我后,且悬我头於城东门,当城破之日,满城百姓覆亡之时,也好让我死后有灵,可以眼睁睁看着唐兵耀武扬威!”

    军官迟疑了下,说道:“你说什么?”

    杨姓的士人挺身奋声,说道:“你看不出么?我大秦要亡了!我今来宫城,就是为求见陛下,免我大秦之亡的!”

    所谓“大秦”,是今之蜀主李当的父亲李尤在僭号称帝后,改的国名。

    李氏所建之国,本号“成”,曾经称过帝,但后来去了皇帝号,改称成都王。

    到了李当的父亲李尤,从其再从弟手中夺下王位后,他的部分大臣劝臣服东唐,又有部分大臣劝他称帝,於是李尤下令卜筮,卜筮的结果是“可做数年天子”。力劝李尤称帝的大臣中,有个叫黄貂的,大喜说道:“一日天子尚为足,何况数年!”劝李尤臣服东唐的大臣中,便有杨贺之的那位族父,振威将军杨广,杨广说道:“数年天子,何如百世诸侯?”但是李尤被黄貂说动了,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黄侯之言,策之上也。”

    於是李尤即皇帝位,改国号为秦,改年号秦兴,并进行了一项创举,那便是在当年铸造的新钱上,李尤把“秦兴”这个年号给印到了钱上。“秦兴钱”之前,历代的王朝都没有过此举,钱币多以重量命名,如五铢钱之类。可以说,“年号钱”之有,就是从李尤的“大秦”开始。

    远在陇州的莘迩,在商贾处见过“秦兴钱”。

    他之前所见,皆是前代和本朝各色各样的五铢钱等,或者从西域流入的东罗马金币、萨珊银币等,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从没有见过年号钱,初见之下,甚是讶异。

    问明白了此钱的来由后,他当时很是喟叹。

    结合前世的见闻,他预见到了年号钱必然由此而将取代以重量为名的钱币,不免感慨:影响日后千余年的钱制上的一大变革,怎么也想不到,却是滥觞於成秦这个小小的割据势力。

    那军官问道:“你是来求见陛下的?”

    杨姓的士人直视军官,说道:“我名贺之!你可曾有闻听我名?”

    “杨贺之?你是杨家的千里驹!”

    “千里驹”,是杨贺之少年时,成都士人给予他的评价。

    杨贺之说道:“劳烦你为我通报陛下,便说我有存国之策!”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乎较大规模兵马的调动,更是不好隐瞒。

    这个军官身为禁军的高级将校,消息远比寻常的百姓灵通,已经风闻到,东唐的荆州刺史桓蒙近月秣马厉兵,似有攻成秦之势。

    想当年,在成秦建国之初和前期之时,因为东唐那会儿才迁鼎江左,内部的政局不稳,故是成秦尚能保持一定的进攻态势,有的年间,成秦竟能一年骚扰东唐四五次;可从前些年起,一方面是因为成秦接连出现了两次内乱,一方面是因为经过王氏等名相的努力,东唐调和了土、寓之间的矛盾,在江左站稳了脚,比起人才、国力,成秦到底不如东唐,加上此落彼涨,以是攻守之势顿异。

    就在桓蒙接任荆州刺史之前,上任的荆州刺史庾氏也曾发动过一次对成秦的进攻,打下了与荆州接壤的涪郡、巴郡,并控制住了巴郡西边的江阳郡。江阳郡再往西,是犍为郡,犍为郡的西北边就是成都了。

    可以说,荆州如果再次发动攻势的话,成秦虽有大江为守,面临的局面也会十分严峻。

    军官犹豫了好一会儿,心道:“杨贺之有盛名,杨家在成都堪称大族,振威将军颇得先帝信用。他既言有存国之策,想来不会是妄语。罢了,我权且为他通报。陛下如肯见他,我就领他入宫;如不肯见,我再奉旨行事,或捕他下狱,或逐他离去便是。”

    就叫兵士看住杨贺之,军官入内上禀。

    快到中午,这军官出来,说道:“陛下召见於你。”

    杨贺之也不除去妆饰,提着手鼓,跟着军官进宫。

    顺着宫城的主干道,行约两刻钟,拐向西行,到了一座殿外。

    军官进去通报,旋即,唤杨贺之入内。

    杨贺之入到殿中,拜倒在地。

    龙榻上盘腿坐着个硕大的氐族男子,虽因坐着,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